2018年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907计算机专业基础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
【答案】一个地址
最小地址
最大地址
地址掩码
地址块中共有个地址,相当于个C 类地址。 重新计算上题。
2. (1)有人认为:“ARP 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 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2)试解释为什么ARP 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得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3)至少列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 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P 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答案】(l )ARP 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它为IP 协议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用IP 地址,无需ARP 协议转换即可正常运行,因此ARP 协议不在数据链路层;
(2)当网络中某个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发生变化时,ARP 高速缓存中的相应项目就要改变。ARPS 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的每一个映射地址项目都设置了生存时间(例如,10〜20分钟)。凡超过生存时间的项目就从高速缓存中删除掉。设置这种地址映射项目的生存时间是很重要的。时间太长会使更换网卡的主机迟迟无法和网络上的其他主机通信,而时间太短则会使ARP 请求和响应分组的通信量太频繁信;
(3)①在源主机的ARP 高速缓存中已经有了该目的IP 地址项目;②源主机发送广播分组;③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使用点对点链路。
3. 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 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
(1)2,(2)6,(3)30,(4)62,(5)122, (6)250。
【答案】找出不小于子网数+2的最小的2的m 次幂,则子网长度应为m 。
(1)255.192.0.0;
(2)255.224.0.0;
(3)255.248.0.0;
(4)255.252.0.0;
(5)255.254.0.0;
(6)255.255.0.0。
4.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
主干网:分布式,其中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直接相连。它的设施共享;高度综合集成,可应付高密度的业务量需求;工作在可控环境;使用率高;技术演进迅速,以软件为主;成本逐渐下降。
本地接入网:集中式,所有的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设备,从中央交换节点向外辐射,用于把用户接入因特网的网络。设施专用,且分散独立;接入业务种类多,业务量密度低;线路施工难度大,设备运行环境恶劣;使用率低;技术演进迟缓,以硬件为主;网径大小不一,成本与用户有关。
5. 设每隔1微秒就分配出100万个IPV6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V6地址空间全部用光。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进行比较。
【答案】“每隔1微微秒分配出100万个地址”即以
IPV6使用16字节的地址空间,故总的地址
数为
大约是宇宙年龄的1000倍。
6. 如果TCP 往返时延RTT 的当前值是30ms ,随后收到的三组确认按到达顺序分别是在数据发送后26ms 、32ms 和24ms 到达发送方,那么新的RTT 估计值分别是多少?假定加权因子
【答案】往返时延是指数据从发出到收到对方相应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它是用来设置计时器重传时间的一个主要参考数据。对于传输层来说,报文段的往返时延的方差较大,因此TCP 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的算法,它将各个报文段的往返时延样本加权平均,得到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RH ,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往返时延RTT=
那么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则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则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所以,新的估计值分别为29.6ms , 29.84ms , 29.256ms 。
个/秒的速率分配地址,设全部分配完所用的时间为t ,
则 (1)第1个确认到达后,旧的RTT=30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是26ms , (2)第2个确认到达后,此时,旧的RTT=29.6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32ms, (3)第3个确认到达后,此时,旧的RTT=29.84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24ms,
7. —个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 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 来传送?
【答案】一个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65495字节。因为此数据部分加上TCP 首部的20字节,再加上IP 首部的20字节,正好是IP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65535字节。若IP 首部包含了选择,则IP 首部长度超过20字节,这时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将小于65495字节。
如果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 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则通过循环使用序号(即若当前序号增加到最大则下一个序号为0),仍能用TCP 来传送。
8. 主机H 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Internet ,IP 地址为192.168.0.8,服务器S 的IP
地址为
,主机H 与S 使用TCP 通信时在主机H 上捕获的其中5个IP 分组见如表1所示。
表1 在主机H 上捕获的IP 分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17中的IP 分组中,哪几个是由主机H 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TCP 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
(2)根据表1中的IP 分组,分析主机S 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是多少?
(3)若表1中的某个IP 分组在主机S 发出的前40B 见表4-8,则该IP 分组到达主机H 时经历了多少个路由器?
表2 主机S 发出的IP 分组
IP 分组头和TCP 段头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IP 分组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