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
【答案】(1)中世纪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期,可以说是教育开始从神学向世俗转化的一个过渡关键,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宗教化、神学化。中世纪的学校为教会所控制,教学内容与神学直接相关、为神学服务,且思想家的思考方式也神学化。
②由于其始终处于教会的控制之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不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办学形式上,都带有严格的保守性,学校的发展也非常缓慢。
③教育讨论的范围与古希腊、罗马差异大,希腊、罗马始终是探讨少数人的教育、统治者的教育,中世纪无等级区别,更具开放性、普遍性。
④中世纪时期对教育的认识是未分化的,也就是说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往往是与宗教神学、哲学相联系的。
(2)中世纪的教育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为后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①从整体上看,中世纪的教育为西方文明的发展留下了大量遗产,为此后西方各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②从教育实践看,中世纪的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学校系统,其中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中世纪大学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且形成较严格的教育制度。
③从教育思想看,中世纪的教育出于培养信仰考虑,极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德育提出大量见解; 中世纪教育家们所提出的关于教学问题的见解包含了一些合理因素; 中世纪教育家所推崇的经院哲学的方法虽有种种弊端,但同时也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有训练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经院哲学虽然力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但却从此为理性的发展和运用打通了道路。
2. 简述17-18世纪的德国新大学运动。
【答案】(1)背景:国家对大学的影响逐渐增强,自然学科的发展与实科教育的兴起,培根、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哲学新思潮的影响。
(2)主要内容:新大学运动的中心哈勒大学将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引入课程,明确“教学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办学原则; 哥廷根大学提倡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设立研究性的图书馆和研究所,采用实验、观察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3)意义:拓展了近代大学的功能,为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研究性大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3. 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案】(1)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当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2)基本内容
①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
②避免给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
③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4. 简述菲茨与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菲茨和波斯纳提出了三阶段模型,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其各自含义与具体特点如下:
(1)认知阶段及其特点
练习者要将组成某种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到头脑中而形成动作映象,并对自己的任务水平进行估计,明确自己能够做得如何。在该阶段:对示范动作,或者参考书、参考图示进行观察,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各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象。
(2)联系阶段及其特点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的注意力己从认知转向动作,逐渐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但是他们常常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转换和交替之际,往往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
(3)自动化阶段及其特点
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所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己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的像话协调以达到自动化。
5. 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有:
①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②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知识中心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①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其主要特点:a. 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b. 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
②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
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其主要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6. 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
【答案】(1)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福禄培尔认为,家庭和母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有许多母亲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没有受过相当的教育训练,因此,建立公立幼儿机构成为必要。另外,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完善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甚至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是无比重要的。”
福禄培尔指出,幼儿园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使他们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他们的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尤其是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此外,幼儿园还应担负起训练幼儿园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
(2)幼儿园的教育方法
福禄培尔认为,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自我活动能表现出儿童的发展程度,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与注意,鼓励自信和自尊,引导儿童了解各种知识的关系,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令人偷快的活动,并激发儿童去创造。他十分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把有关联性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能容易而正确地知觉这些事物,并形成观念。他还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因此,他主张为儿童建立公共游戏场所。另外,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认识人性。在后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他也把“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教育方法,要求教育儿童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
(3)幼儿园课程
福禄培尔建立了以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其中恩物与作业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恩物是自然的象征,如球是整个世界的象征,圆形表示动物的形体等。儿童通过这些恩物,由简及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进而洞察神性。所以,恩物是福禄培尔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的规律的工具。作业,是福禄贝尔为幼儿园确定的另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及课程。他倡导作业的种类很多,如纸工,绘画、拼图、泥塑等。福禄培尔的作业和恩物关系十分密切。作业的进行主要是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福禄培尔是近代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他首创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一一幼儿园,并广泛组织了训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他的理论大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