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信息工程研究所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SIMD
【答案】
但单指令多数据)是提高数据并行处理能力的重功能和的位宽。
要手段。随着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主流微处理器厂商不断地增加等问题。
2. 时间并行
【答案】时间并行即时间重叠。让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 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处理速度。其实质就是把一件工作按功能分割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每一部分指定专门 的部件完成,各部分执行过程在时间上重叠起来,使所有部件依次分工合作完成完整的工作。典型应用就是流水 线技术。
仍然存在诸多性能瓶颈,如地址不对齐、数据重组和控制相关的向量化(Control flow )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内存? 什么是外存? 什么是CTU? 什么是适配器? 简述其功能。
【答案】(1)内存是指计算机内部的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有限,因此计算机中又配备了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内存和外存共同用来保存二进制数据。
(2)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它用来控制计算机及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3)适配器是指连接主机与外设的一个中间电路,也称作接口,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换器,它可以保证外围设备用计算机系统特性所要求的形式发送或接收信息。
4. 现代计算机系统如何进行多级划分? 这种分级观点对计算机设计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
①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是一个实在的硬件级,由硬件直接执行;② ②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称为机器语言级,也是硬件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
③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
④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
⑤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它是面向用户的,为方便用户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
(2)对计算机设计产生的影响
①用这种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对了解计算机如何组成提供了一种好的结构和体制;
②而且用这种分级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对保证产生一个良好的系统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5. 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哪几个阶段? 若采用同步定时协议,请画出读数据的同步时序图。
【答案】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请求总线、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 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读数据同步时序图如图所示:
图 读数据同步时序图
6. 比较通道、中断三种基本方式的异同点。
的工作效率; 【答案】(1)通道方式是通过执行通道指令来实现输入/输出的,可以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和外设与内存的数 据传送,大大提高了
(2)的,数据传送
速度很快,且传送速率仅受内存访问时间的限制,但它需要更多的硬件,适用于内存和高速外设之间大批数据交 换的场合; 中断方式是通过在响应中断时,转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输入/输出指令来完成输入/输出
的时间开销,但是硬的,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进行,节省了
件结构稍微复杂。
7. 什么是指令? 什么是程序?
【答案】(1)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
(1)解决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方式是由控制器在获得总线控制权后,直接在内存与外设之间实现数据传送
三、分析题
8. 某机字长16位,使用四片74181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设最低位序号标注为第0位。
(1)写出第5位的进位信号(:6的逻辑表达式;
(2)估算产生所需的最长时间;
(3)估算最长求和时间。
【答案】(1)组成最低四位的74181进位输出为
为向第0位进位
其中
.
所以
(2)设标准门延迟时间为T , “与或非”门延迟时间为1.5T ,产生
面输入端
制参数 的路径应当从74181最下 算起,经过1个反相器和4级“与或非”门,故最长延迟时间为(3)最长求和时间应从施加操作数到ALU 算起:第一片74181有3级“与或非”门(产生控
,第二、三片74181共2级反相器和2级“与或非”门(进位链)第四片74181
9. 通道有几种类型?简述其特点。
【答案】(1)选择通道
又称高速通道,在物理上可接多个设备,但逻辑上只能接一个设备,主要用于连接高速外设。但外设的辅助操作时间长,此期间内通道处于等待状态,利用率不高。
(2)数组多路通道
不仅在物理上可接多个设备,逻辑上也可接多个设备。既保留了选择通道高速传送数据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控制性操作的时间间隔为其他设备服务,通道效率充分得到发挥。
(3)字节多路通道
主要用于连接大量低速设备。物理上、逻辑上均可连接多个设备。不仅允许多个设备同时操作,也允许它们同时进行传输型操作。各设备与通道间的数据传送以字节为单位交替进行。
10.说明外围设备的I/O控制方式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1)程序查询方式:CPU 的操作和外围设备的操作能够同步,且硬件结构比较简单。输入和输出控制 和传输完全由CPU 处理,降低了 CPU 的效率。
(2)程序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进行,CPU 不需要对外设进行状态查询,节省了 CPU 的时间开销,但硬件结构稍复杂一些。
(3)直接内存访问(DMA )方式:数据传送不需要CPU 的中转而在内存和外设间直接传送,
,故总的加法时间
为求和逻辑(1级与或非门和1级半加器,设其延迟时间为3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