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812文化与传播专业综合之《新闻采访与写作》考研内部复习题4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虚假新闻
【答案】虚假新闻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是致命的毒瘤。不但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2. 通讯
【答案】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文体与消息文体相比,差别之一在于它的延展,包括内容延展性、时间延展性和背景的延展性。
3. 解释性报道
【答案】解释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述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4. 动态消息
【答案】动态消息是最常见的消息,是指就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事件)所作的最具有时效性的报道。在动态消息的报道中要做到:一是关注事实的从无到有(其问体现出新闻价值),二是关注事实的从有到变(在变中体现出新闻价值)。
5. 追踪式深度报道
【答案】追踪式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中是运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对一宗新闻事件连续不断地跟踪报道,天天见报或几乎天天见报,报道事态的最新进展。随着记者对事实剖析的层层深入,报道陆续发表,既保证了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还使受众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