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保险硕士教育中心435保险专业基础[专硕]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古典区域,下面哪种情况会引起收入增加?

A.LM 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增加

B.LM 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减少

C.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

D.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减少

【答案】c

【解析】在古典区域意味着LM 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因此,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

2. 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这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答案】A

【解析】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是短期的。

3. 下列行为中,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的是( )。

A. 某厂因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存货增加

B. 邻居为孩子读书而购买的教育基金

C. 小李向房东租的房子

D. 小王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联想股票

【答案】A

【解析】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因此它并不包括仅仅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时发生的购买,投资是创造新资本。A 项属十存货投资; BD 两项都属于个人生活投资,不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 C 项属于社会消费。

4. 滞胀问题如果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则应该是( )。

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 一条长期斜率为正的曲线

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外移

D. 一条不规则的曲线

【答案】B

【解析】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滞胀时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如果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滞涨问题则为一条长期斜率为正的曲线。

二、论述题

5. “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对于这一目标的确定,温家宝总理的解释是:在今后五年以致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也就是由原来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转变。请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论述加大教育投入和企、}卜研发投资的必要性。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增长核算公式为:

其中,为总产出增长率,为资本增长率,为劳动增长率,

为技术进步率,α为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因此,资本投入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

技术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来表示。 来表示,劳动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来表示,(2)根据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核算公式,转变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改变传统的倚重于资本和劳动的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经济节约、快速的发展。由增长核算公式可见,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其投入增长率乘以其产出弹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技术进步1%,能引起产出增长1%。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就是改变传统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节约型的经济增长。

(3)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劳动密集形式来拉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形势。首先,我国的劳动力的增长已进入瓶颈,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 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在减少。其次,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缺口越来越大,供给越来越跟不上需求,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可以有效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 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有: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索洛得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 减去(n+δ)k 项。(n+δ)k 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2)稳定增长的条件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是指一种长期均衡状态。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占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sy=(n+δ)k

,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稳态中(人均资本不变,即△k=0)

率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且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等式中无s )。

(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

①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n ,它独立于储蓄率s 。

②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一产出比率,它确实提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③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稳态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总产量的稳定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

④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它们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它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定增长率也将相同。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是,劳动力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量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三、计算题

7. 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法定准备金率由7%上调至7.5%。

(1)对法定准各金有何影响?

(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答案】(1)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时,准备金为20×7%=1.4(万亿元);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时,准备金为20×7.5%=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