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硕]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_____”说。
【答案】天人感应
【解析】王充是一个无神论者,著《论衡》85篇,求真实,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 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 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 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 反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
2. 天主教的各级神职人员中,_____有选举和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他们通常被称为红衣大主教。
【答案】枢机主教
【解析】天主教的组织十分严密,神职人员主要有枢机主教、首席主教、总主教、神甫、修上和修女。枢机主教即通常所说的红衣大主教,他们由教皇任命,有选举和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一般都担任罗马教廷和各国教会的重要职务; 首席主教,各国天主教会的首脑; 总主教,负责一个教省的主教; 神甫(也称神父),在基层教堂工作,直接管理教徒:修士和修女则是终身为教会服务的传教人员。
3. 东晋的第一个皇帝是_____。
【答案】司马睿
【解析】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复杂的时期,其中的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城,先后延续了一百余年。
4. 河南安阳出土的_____鼎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制造的最高成就。
【答案】司母毋
【解析】司母毋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毋”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5. “罢黔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_____。
【答案】董仲舒
【解析】汉武帝刘彻,对内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实行盐、铁国营政策,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同时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6.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_____来中国游历,揭开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序幕。
【答案】马可·波罗
【解析】东西方之间的往来,特别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己经开始了。元代时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算是那时有代表性的人物。
7. 长城西自_____,东到山海关。
【答案】嘉峪关
【解析】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8. 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话的学问称为_____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话、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9.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是_____。
【答案】耶路撒冷
【解析】耶路撒冷城堡,世界闻名的古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奉的圣地。位于以色列犹地亚山区之巅。阿拉伯人称它为“古德斯”,即“圣城”。
10.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二、判断题
11.秦朝时期对汉字形体进行了第一次规范化,所规范的汉字称为隶书。
【答案】错误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爱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
12.很多瓷器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瓷学术语叫“开片”。
【答案】正确
【解析】很多瓷器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瓷学术语叫“开片”。开片本来是瓷器制作中的缺陷,到了北宋却变成了人们的追求,而且这一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它是中国瓷器的典型特征之一。
13.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是按照信众人数的多寡划分的。小乘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
【答案】错误
【解析】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是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大乘佛教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后来,小乘佛教流行于东南亚各国,称为“南传佛教”; 大乘佛教流行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称为“北传佛教”。
14.唐装四大要素是对襟、立领、连袖和盘扣,是20世纪形成的服装样式。
【答案】正确
【解析】唐装并不是唐代流行的服饰,而是20世纪形成的服装样式。它是在清代满人的服装(主要是马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融入了一些西方服装的元素。唐装四大要素:一是对襟,女式的多是斜襟; 二是立领; 三是连袖; 四是盘扣。
15.四川峨眉山一乐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答案】正确
【解析】1982年,峨眉山以四川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之地。2007年,峨眉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16.唐三彩代表了唐代高超的制瓷工艺,被誉为唐代艺术的瑰宝。
【答案】正确
【解析】唐三彩虽然属于低温烧制的陶器,但它伴随盛唐气象而出现,色泽鲜明亮丽,造型生动逼真,显示了盛唐文化的韵律,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古代陶瓷的精品。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期达到高峰。
17.贯通中国南北的人运河是元朝时开始修建的。
【答案】错误
【解析】“大运河”是由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修建,至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完成。
18.在古代文献中,“库”是指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
【答案】错误
【解析】有文物佐证的学校,迄今所知最早的时代是在商代,因为殷墟甲骨文里记载了殷商学校的名称,如庠、序、学、瞽宗等。从文献记载来看,大约“库”、“序”属于教育平民子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