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南大学法学院831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论述题
1. 简述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什样的特征?
【答案】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的特征包括:
(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但是如果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损失,而不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利益,组织仍然选择遵守道德规范,这就是责任。承担责任意味着要付出额外成本。
(2)以社会利益为重
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问题。有时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甚至需要不惜在短期内牺牲组织自身的利益。
(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崇尚道德的管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之间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崇尚道德的管理者知道,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赖的。
(4)视人为目的
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组织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人。尊重人、视人为目的的思想正逐渐进入管理领域。
(5)超越法律
崇尚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一个组织如果奉行“只要守法就行了”的原则,就不大可能积极地从事那些“应该的”、“鼓励的”行为,实际上也就等于放弃了对卓越的追求。相反,崇尚道德的管理虽不把组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常常能取得卓越的业绩。
(6)自律
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有时,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能唤醒人们的良知、羞耻感和内疚感,从而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组织的价值观不是个人价值观的简单汇总,而是组织所推崇的并为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组织的价值观有时可以替代法律来对组织内的某些行为作“对错”、“应该不应该”的判断。崇尚道德的管理者通常为组织确立起较为崇高的价值观,以此来引导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行为。这种价值观一般能够激发成员去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从而给组织带来生机和活力。
2. 在后现代管理中,组织的横向化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请论述组织“横向化”都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横向一体化战略是一体化战略的一种,是指企业以兼并处于同一生产经营阶段的企业为长期活动方向,促进企业实现更高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迅速发展的一种战略。横向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实现规模经济,减少竞争对手,较容易地扩大生产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①获得规模经济。横向一体化通过收购同类企业达到规模扩张,这在规模经济性明显的产业中,可以使企业获取充分的规模经济,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收购往往可以获取被收购企业的技术专利、品牌名称等无形资产。
②减少竞争对手。横向一体化是一种收购企业竞争对手的增长战略。通过实施横向一体化,可以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降低产业内企业相互竟争的程度,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
③较容易扩大生产能力。横向一体化是企业生产能力扩张的一种形式,这种扩张形式相对较为简单和迅速。
(2)横向一体化包括企业内部的横向一体化和企业外部的横向一体化。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内容:
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是企业内部横向一体化的1种形式。当企业所在的行业逐渐成熟的时候,企业面临的竞争就会迅速加剧,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会变得十分缓慢甚至停止。同时,由于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生产规模也很难增加。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而增加企业的总利润。
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这种一体化策略试图增加产品的功能来增加消费群体,进而增加销售收入。当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发生转移时,原来的产品就不会再受消费者的青睐了,生产者如果想继续在此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对原来的产品进行升华,升级换代。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充分利用先前投入的固定资产。
③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有志于基业常青的公司放眼全球市场,在全球市场内配置资源。当一种产品的生命在一个国家内结束的时候,在其它的国家很可能刚刚开始。全球化经营也有助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利用现有的技术为公司牟取利润。
④兼并收购同行业的竞争者。这是企业外部横向一体化的主要策略。企业兼并和收购同行业好处很多,如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协同效应、节约竟争成本等。兼并和收购成为公司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的途径之一。
3.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丰富和广泛,除法律规定的企业行为规范以外,所有可能影响社会福利的企业行为都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之内。大体上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努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创新,向社会提供更好、更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更美好。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使职工随着本企业的成长而得到全面的提高。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产品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广告用语、营销手段、售后服务、公关工作等,都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对企业所在社区或其他特定社区的建设进行福利投资,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老人院、住宅、公共娱乐设施、商业中心、图书馆等有关社区人民福利的一切设施的投资,均不应以赚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因为社区为本企业的发展已经作出了太多牺牲和贡献。
(4)社会慈善事业
对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福利设施及对由于特殊的天灾人祸所引起的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适当定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企业应主动节约能源和降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4. 与物料需求计划相比,制造资源计划(MRP II)有何改进?
【答案】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集成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 II)。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使人们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加强了。企业由原来以产品为对象的管理进入到以零部件为对象的管理。MRP I 工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主要表现在:
(1)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向物料管理延伸,实施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进货计划、供应商账务和档案管理、库存账务管理等;
(2)由于系统已经记录了大量的制造信息,包括物料消耗、加工工时等,可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3)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客户订单,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MRP I工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5. 竞争对手如何研究?
【答案】竞争对手可以从以下的群体中辨识出来:不在本行业但可以克服进入壁垒进入本行业的企业; 进入本行业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的企业; 由其战略实施而自然进入本行业的企业; 那些通过后向或前向一体化进入本行业的买方或供方。
竞争对手分析的日的是认识在行业竞争中可能成功的战略的性质、竞争对手对各不同战略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竞争对手对行业变迁及其更广泛的环境变化可能做出的反应。竞争对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