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南开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劳动经济学)
专业:劳动经济学
共50分
一、名词解释:(10分)
1.人力资本
2.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二、简述题(要求借助几何图形):(20分)
1.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2.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法定最低工资被提升至均衡工资之上,将会对就业水平何种影响?
三、论述题(20分)
试析农民工进城打工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劳动经济学)
专业:劳动经济学
共50分
一、名词解释:(10分)
1.人力资本:指投入者为了产生超过投入价值的新增价值,对劳动者健康、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改善进行投入所形成的价值。这种新增价值为投入者所占有和支配。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资本的特点:(1)独占性。物质资本的产权可以变更,而人力资本则不能。即使企业拥有和占有人力资本,也不是通过物权实现的,而是通过特殊的交易实现的。(2)可变性。物质资本的价格一般来说是固定的,他们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受客观供求关系影响。而人的劳动能力,除了上述之外,还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3)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能力,而劳动能力具有不断专门化的趋向,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力水平越高,对劳动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就不断增强。
2. 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指某种劳动的工资率变化1%而引起的就业量变化的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dN /N dw /w
式中,dN /N 为就业量的变化率,dw /w 为工资变动率,e 为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 e =性。
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决定于四个因素,即生产过程中用其他投入代替劳动的容易程度、其他投入的供给弹性、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在总生产成本中劳动成本的比重。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与上述因素成正比。
二、简述题(要求借助几何图形)(20分)
1. 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答:劳动供给量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在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向后弯曲,意味着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劳动供给量会减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