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产科(医学高级)题库>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57岁,绝经3年,近2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部胀痛。患者从未生育,无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炎病史13年,乙肝病毒携带者。查体,患者呈肥胖体态,体重94kg,身高155cm,BP150/90mmHg,T37.2℃,心、肺检查正常。腹部肥大,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附件正常。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根据术中病理,确定了手术-病理分期,后续的处理方案应当是()

A . A.停止手术,关腹
B .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C .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D . 停止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术后放射治疗
E . 不再清扫淋巴结,术后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F . 切除大网膜及阑尾

下列条件中,可以做出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病因判断的是()。 关联的时间顺序和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关联的时间顺序和关联的强度。 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时间顺序和关联的强度。 关联可重复性、关联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关联可重复性、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时间顺序和强度。 患者,女性,57岁,绝经3年,近2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部胀痛。患者从未生育,无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炎病史13年,乙肝病毒携带者。查体,患者呈肥胖体态,体重94kg,身高155cm,BP150/90mmHg,T37.2℃,心、肺检查正常。腹部肥大,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附件正常。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该患者术前MRI检查示病灶直径为3cm,侵袭深度为1/3肌层,处理方案是() A.筋膜外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后送快速病理检查,进行手术-病理分期。 广泛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 筋膜外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 腔内放射治疗。 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后装放射治疗。 患者,女性,57岁,绝经3年,近2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部胀痛。患者从未生育,无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炎病史13年,乙肝病毒携带者。查体,患者呈肥胖体态,体重94kg,身高155cm,BP150/90mmHg,T37.2℃,心、肺检查正常。腹部肥大,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附件正常。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该患者入院后探查宫腔深度9cm,刮出少许烂肉样内膜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正确的临床分期是() A.Ⅰa期。 Ⅰb期。 Ⅱ期。 Ⅲ期。 0期。 患者,女性,57岁,绝经3年,近2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部胀痛。患者从未生育,无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炎病史13年,乙肝病毒携带者。查体,患者呈肥胖体态,体重94kg,身高155cm,BP150/90mmHg,T37.2℃,心、肺检查正常。腹部肥大,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附件正常。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癌,且已有淋巴结转移,后续的治疗应当是() A.术后加放射治疗。 术后加甲羟孕酮400mg/d,连用3个月。 术后加他莫昔芬10mg/d,连用3个月。 手术已可满足要求,每月随访。 补充化疗。 术后加用米非司酮25mg,每日3次,连用3个月。 患者,女性,57岁,绝经3年,近2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部胀痛。患者从未生育,无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炎病史13年,乙肝病毒携带者。查体,患者呈肥胖体态,体重94kg,身高155cm,BP150/90mmHg,T37.2℃,心、肺检查正常。腹部肥大,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附件正常。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术中取盆腔冲洗液查到癌细胞,且快速病理结果为:宫底部位病灶3cm,透明细胞癌,最深处侵及1/2肌层,则按照FIGO2009正确的分期应当是() A.Ⅰa期。 Ⅰb期。 Ⅱ期。 Ⅲ期。 0期。 患者,女性,57岁,绝经3年,近2个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下腹部胀痛。患者从未生育,无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糖尿病史20年,慢性肾炎病史13年,乙肝病毒携带者。查体,患者呈肥胖体态,体重94kg,身高155cm,BP150/90mmHg,T37.2℃,心、肺检查正常。腹部肥大,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附件正常。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根据术中病理,确定了手术-病理分期,后续的处理方案应当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