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间断低热、乏力3个月余,体温波动在37.4~38.1℃,自服感冒药疗效欠佳。1周来心悸伴气短,呈进行性加重,阵发性心前区不适,活动明显受限,夜间高枕卧位,小便量不多。查体:T37.8℃,P102次/分,BP92/68mmHg,神志清楚。颈静脉充盈,左下肺呼吸音低,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肝肋下2.5cm,双下肢水肿。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简单有效的检查是() A.心电图。 胸部CT。 中心静脉压测定。 血真菌培养。 超声心动图。
关于正透镜的棱镜效应,以下错误的是()。 光心处没有棱镜效应。 光心上方某处的棱镜效应为底向下。 光心下方某处的棱镜效应为底向下。 光心内侧某处的棱镜效应为底向外。 以上均不是。
六点行为评分法中"有疼痛但可被轻易忽视"属于()。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男性,36岁。摔倒后右手支撑地面,随后腕部出现肿痛,活动障碍。检查:右鼻烟窝部压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第1掌骨基底骨折。 月骨脱位。 第2掌骨基底部骨折。 舟骨骨折。 豆状骨骨折。
六点行为评分法中"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属于()。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开创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