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目录
2016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 13 2016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 25 2016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 38 2016年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6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 50
一、名词解释
1.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及其表现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①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来改造客观世界;
②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来改造客观世界;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使主观符合客观而达到预期结果,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 唯物论
【答案】唯物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从不同侧面研究同一对象一一客观物质世界。唯物论着重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辩证法着重说明客观世界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辩证法。
3. 交换价值
【答案】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 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
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十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又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案】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兔。
6. 社会基本矛盾
【答案】(1)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 社会形态
【答案】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
8.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直至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
二、论述题
9.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阐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意义。
【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缺一不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也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2)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不存在永远完美的体制和制度,所以要通过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①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前进的力一向,减少失误,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③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辨证思维; 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 有助于确立战略眼光; 有助于提高领导艺术,增强人们在工作中分析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
10.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并说明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十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在当代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因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广泛地应用于社会领域,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2)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②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十和核心力量。离开了知识分子,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文化教育的发展、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有”公民的培育,都只会是一句空话。同时,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己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1.请回
【答案】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人们意志的“合力”结果,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1)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人们意志的“合力”结果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