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35新闻采访与写作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已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与现实受众相对应的是潜在受众,即指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新闻媒介是开放的大众传媒,从理论上讲,全社会的成员都可成为其受众,即任何媒介的受众群都有潜在的、可不断扩大的可能性,这是媒介得以不断拓展受众面的基础。

2. 印刷媒介

【答案】主要指古代“邸报,,,刊登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等政府公文。在古代社会,中国是世界上印刷业最发达的国家,但没有产生过像近代报纸那样以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邸报客观上起着沟通统治阶级内部消息的作用。

3. 知情权(知晓权)

【答案】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知情权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口益凸显,而新闻媒介作为职业化、专门性的大众信息传媒,有权利更有责任及义务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开拓公共信息资源。

4. 使用与满足

【答案】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国完全不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包括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和监视环境。

5. 公共新闻学

【答案】“公共新闻学”(Pnblio7onmalism )又称为“公民新闻学”(Civio7onmaliem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新闻界,尔后波及西方其他国家。其基本内容为:①对重新树立公共意识

第 1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