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质粒(plasmid )。
【答案】质粒是一种在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单元,一般由环形双链DNA 构成,其大小从1 至
2.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途径(salvage pur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补救途径是指当从头合成途径受阻时,可以利用体内已有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是更经济的合成方式。
3. 转录空泡(transcription bubble)。
【答案】转录空泡是指由RNA-pol 局部解开的DNA 双链及转录产物
DNA 模板链而组成的转录延长过程的复合物。
4. 稀有密码子(rare codon)。
【答案】稀有密码子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密码 子。
5. SAM 。
【答案】SAM 即S_腺苷甲硫氨酸,是重要的活化甲基供体。
6. 复制子(replicon )。
【答案】复制子是指能够独立的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所包含的DNA 序列进行复制的基因组单位。
7. 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triacylglycerol lipase)。
【答案】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是一种存在于脂肪细胞中受激素调节的三酰甘油脂肪酶。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变低时,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増加,激活脂肪细胞质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 。一种依赖cAMP 的蛋白激酶就会使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发生磷酸化而激活,催化三酰甘油分子中的酯键水解,并释放脂酸。
8.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答案】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双向电泳)是指唯一能同时分辨上千个蛋白质点的技术。其原理是根据 蛋白质的两个一级属性,即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特异性,将蛋白质混合
第 2 页,共 34 页 端一小段依附于
物在电荷(等电聚焦,IEF )和相对分子质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两个水平上进行分离。
二、问答题
9.
【答案】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什么意义? 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三个重要作用:
+(1)维持了细胞Ma 离子的平衡,抵消了
(2)在建立细胞质膜两侧
(3)
在膜的内侧有离子的渗透作用; 离子浓度梯度的同时,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 泵建立的细胞外电位,为神经和肌肉电脉冲传导提供了基础。
是由两个大亚基(亚基)和两个小亚基(亚基)组成。亚基是跨膜蛋白,结合位点,细胞外侧有乌本苷()结合位点;在亚基上有和结合位点。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0.假定你决定从一种新的生物Streptococcus bartelium体内纯化核糖核酸酶,你选择盐析作为纯化的第一步,随着你JJnA 硫酸铵到细胞裂解物之中,进行分级分离。如果你添加的盐浓度是0.5mol/L、lmol/L、1.5mol/L、2mol/L、和2.5mol/L,你如何确定你要的蛋白质在哪一级分离沉淀之中?
如果你选择离子交换层析作为纯化核糖核酸酶的第二步,同样需要确定哪一部分含有目标蛋白。你会使用哪一种离子交换树脂? 为什么? 你如何从交换树脂中洗脱下你的目标蛋白?
你将纯化的蛋白质走SDS-PAGE ,在考马斯亮蓝染色以后,你看到一条单一的
种蛋白质是一种核糖体蛋白,于是你决定再进行一次蛋白质染色,这一次你发现了一条
小的条带。这一次染色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会多显示出新的条带,你如何分离这两种蛋白质?
【答案】(1)在纯化蛋白质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测定活性的方法。测定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方法是利用其将RNA 降解成单个核苷酸的活性。使用放射性标记的NTP ,可转录出带放射性标记的RNA 。以此作为核糖核酸酶的底物,将其与含有酶的部分保温,然后用TCA 沉淀,再使用特定的滤膜过滤,通过测定流过滤膜的带有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的放射性,可测定出纯化物中酶活性的高低。
(2)既然核糖核酸酶的底物是磷酸核糖骨架带负电荷的RNA , 核糖核酸酶本身很可能带正电荷。因此,可考虑阳离子交换树脂来纯化核糖核酸酶。在低盐浓度下上柱,以吸附核糖核酸酶,然后用高盐缓冲液洗脱出核糖核酸酶。
(3)考马斯亮蓝染色的灵敏度仅能检测出含有大约lOOng 的条带,而银染的灵敏度达10ng 。所以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看不到的条带有可能通过银染看到。
为了将的核糖体蛋白与的核糖核酸酶分开,可使用凝胶过滤层析。
第 3 页,共 34 页 大小的大条带。为了确定它是不是核糖核酸酶,你决定将条带切下,然后测序。然而,你吃惊的发现,这的
核糖核酸酶应该先流出来。
1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三者的异同。
【答案】(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底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将能量转给ADP ,生成ATP 。
(2)氧化磷酸化是指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所含的化学能。
(3)光合磷酸化是指与光合作用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12.具有酶活性的核酸通常是RNA ,而不是DNA 。为什么?
【答案】因为RNA 能够像蛋白质一样折叠成各种不同的三维结构,这对于酶来说十分重要;另外,RNA 具有,可以做亲核进攻,这对于酶的催化活性非常关键。实际上细胞内的各种核酶都依赖于引发的亲核进攻。
13.—般来说DNA 稳定,而RNA 不稳定,DNA 稳定有什么生物学意义,RNA 不稳定又有什么意义?
【答案】DNA 带有遗传信息,需要稳定保留;mRNA 是合成蛋白质的信息载体,但它只是在合成蛋白质时需要,如果它稳定长期存在,那么即使不需要这种蛋白质的时候也会继续合成,这样不但浪费能量也会造成各种疾病,因此大多数蛋白质是短命的(分钟级);当需要更多蛋白质的时候是通过合成更多mRNA 来实现的。
14.一个有生序的物体形成时,尽管体系的熵变小于零,但为什么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答案】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有当体系与环境的熵变加起来大于零时,这个过程才能进行。在形成有序的生物体时,体系的熵值将减小,但环境的熵的增大足以抵消体系熵的减少,且总的熵变大于零,因而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15.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有何特点?
【答案】(1)多肽链主链绕中心轴旋转,形成棒状螺旋结构,每个螺旋含有
基,螺距为成氢键。
(3)天然蛋白质的. 螺旋结构大多为右手螺旋。
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 个氨基酸残(2)螺旋结构的稳定主要靠链内氢键,每个氨基酸的N-H 与前面第四个氨基酸的C=0形
第 4 页,共 3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