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大学商学院818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凯恩斯主义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共同特征是继承凯恩斯主义传统,把失业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力图从微观层面上,即从工资、价格和利率豁性上去寻找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出清的原因。一般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由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动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
(4)政府为稳定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是有效的。
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答案】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用来描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这一篮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运输、学费及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式为:
3. LM 曲线
【答案】LM 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假定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 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 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推导出LM 曲线的表达式为:
LM 曲线如图所示。LM 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图 LM 曲线
4. 存款准备金
【答案】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货币,称为存款准备金。按照一个固
,这个固定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定比例上交给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 D )
率(r d ), 。
5. 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换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 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如图所示。
图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6. 平衡预算
【答案】预算盈余BS=政府的收入一政府的支出。平衡预算有以下两层含义:
(1)BS=0,即政府的收入完全等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完全实现了收支相等。
(2)△BS=0,即政府收支的变动量等于0。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普遍采取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都收支平衡。年度平衡预算后来演变成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
二、判断题
7.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如果中央银行公开宣布提高货币增长率,结果会是失业率不变而通货膨胀率上升。( )
【答案】T
【解析】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只要政策能够被公众预期到,那么政策就是无效的,提高货币增长率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影响,只会导致物价的同比例上升。
8. 凯恩斯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工资是刚性的(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不是经常处于允分就业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
【答案】T
【解析】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为非市场出清和工资和价格刚性,在短期,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量和工资不会立即调整到出清状态,因此会导致失业的存在,即劳动力市场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9. 存货多少取决于产量增量的大小,存货投资多少取决于产量的大小。( )
【答案】F
【解析】根据存货投资的加速数模型,企业持有的存货量与企业的产出水平是成比例的,存货投资与产出的变动成比例。因此存货投资取决于产量的增减,而不是产量的大小。
10.由于实际GDP 等于名义GDP 除以GDP 折算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 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 。( )
【答案】F
【解析】名义GDP 和实际GDP 之间的大小关系取决于经济是处于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状态。如果经济存在通货膨胀,则GDP 折算指数大于1,那么名义GDP 大于实际GDP ; 如果经济存在通货紧缩,则GDP 折算指数小于1,那么名义GDP 小于实际GDP 。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