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综合2003试题及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试题
一、判断改错题(判明下列论断和提法是否正确。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在它后面的方格内画“√”,错误的画“×”;并对原文尽可能简要地删改,使其正确,但不能改句子的主语。每题2分,共10分。)
例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特点是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例2.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移形式同。
1.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因此它表明的只是人和物的关系。( )
2.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游牧业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是剥削阶级的出现。( )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4.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 ,市场供给函数为S=3P-l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小于10。( )
5.在资本完全流动和浮动汇率条件下,出口增加可以使均衡产出增长。( )
二、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5分)
1.生产方式
2.价格歧视
3.公债的排挤效应
4.自然垄断
5.产业集中度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宇左右)每题15分,共75分
1.简释“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产品实现问题”。
2.简析二次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发展的特点。
3.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 L =-l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 L =20W,其中S L 、D L 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需求的人数,W 为每日工资。问:
(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为多少?
(2)假如政府宣布法定最低工资为每日6元,则在这个工资水平下将需求多少劳动?失业人数是多少?
4.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存在哪些缺陷?
5.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构成。
四、论述题(任选1题,40分)
1.试析当前我国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影响。
2.试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