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康复医学科题库>康复科题库

问题:

[多选] 紫外线全身照射剂量进度分为()

A . 一般剂量增加法
B . 一般剂量递减法
C . 缓慢剂量增加法
D . 加速剂量增加法
E . 一般剂量递减法

54岁女性,脑动脉硬化症病史三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混,左眼裂小、瞳孔小、水平眼震、左面部右半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诊断() 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右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左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右侧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 左侧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 关于红斑的叙述,何者错误() 皮肤接受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后,被照射区皮肤立即显现红斑,称为红斑反应。 紫外线照射剂量越大,红斑潜伏期越短。 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剂量越大,红斑潜伏期越长。 紫外线剂量小时,红斑持续时间短。 紫外线波长297nm引起的红斑反应最明显。 关于多发性硬化治疗不恰当的描述是() 皮质类固醇是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可加速急性复发的恢复和缩短复发期病程,但不能改善恢复程度。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不能防止复发,且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继发进展(SP)型MS皮质类固醇无效,可选用免疫抑制剂。 对原发进展型MS,采用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无效,主要是对症治疗,血浆置换对暴发病例可能有用。 金刚烷胺对尿潴留可能有用。 某新药临床试验中,将5个医院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试验药+对照药的模拟剂,B组给予对照药+试验药的模拟剂,整个过程中医生不知道病人属于试验组或对照组。为控制偏倚,本试验中采用的技术方法是() 同时、同地对照、多中心。 随机化、单盲、重复。 随机化、重复、单盲双模拟。 重复、单盲双模拟、对照。 随机化、单盲、对照。 患者,男性,57岁。因昏迷2小时入院。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6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肾性高血压半年余,糖尿病(2型)3年。院外口服卡托普利(12.5mg,3次/日)降压,二甲双胍(1.0g,3次/日)降糖。查体:T36.3℃,P114次/分,R23次/分,BP82/56mmHg。深昏迷状态,睑结膜无苍白,肺部无阳性体征,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7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无阳性或定位体征发现。目前可供选择的正确处理措施是() A.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 B.5%碳酸氢钠500ml静脉滴注。 C.10%葡萄糖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 D.多巴胺维持静滴。 E.10%葡萄糖500ml+50%葡萄糖40ml+胰岛素16U,静脉滴注。 F.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10ml+能量合剂2支+胰岛素16U,静脉滴注。 紫外线全身照射剂量进度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