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首选方剂是() A.清金化痰汤。 B.越婢加半夏汤。 C.小青龙加石膏汤。 D.麻杏石甘汤。 E.定喘汤。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d,心悸、头晕1d”来诊。患者于8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222g/L,WBC36.74×109/L,异型淋巴细胞32%,PLT10×109/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青蒿清虚热,除骨蒸之功,适用于()。 热入营血证。 产后虚热。 小儿疳热。 温病后期,余热未清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骨蒸潮热。
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抽搐,咳逆喘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辨证为() 痰瘀阻肺。 痰浊壅肺。 阳虚水泛。 痰蒙神窍。 痰热阻肺。
胸腔穿刺的进针部位应选择() 肋间隙的前部穿刺时,进针部位应选择上、下肋之间刺入。 肋间隙的后部穿刺时,进针部位应选择上、下肋之间刺入。 在肋角的内侧应选择下位肋的上缘刺入。 应选择肋骨的上缘刺入。 任何部位。
要求针灸并用、并强调重用灸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