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842旅游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直接旅游企业
【答案】(1)在加盟旅游业的各类企业中,有些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而另外有些企业虽然也从事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但因此而获得的营业收入在其营业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在旅游研究中,人们根据这些情况,通常将旅游企业划分为两类,即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
(2)直接旅游企业,是指其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因而没有旅游者的存在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这类旅游企业的典型代表便是旅行社、航空公司和饭店企业。
(3)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三大支柱”说实际上是基于对直接旅游企业的观察而提出的; 关于旅游业构成的较为全面看法的认识基础则是既包括直接旅游企业,也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同时还包括支持其业务开展的旅游行政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2. 旅游出口
【答案】旅游出口是指国家接待国际入境旅游。旅游出口是一种无形贸易,在旅游出口中,旅游接待国所出口的是旅游产品一一即旅游者可在该国获得的旅游体验。旅游出口同有形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有很多比较优势:诸如国际旅游业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际旅游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过程较容易; 换汇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旅游出口在国际创汇占有重要地位。
3. 可支配收入
【答案】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不包括借贷收入)。(以前的)生活费收入指调查户实际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一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帐补贴一个人所得税。
4. 旅游批发经营商
【答案】(1)旅游批发经营商,是指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批发业务也可理解为组团业务。人们根据从事批发业务的旅行社在使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的差别,将其分为两个亚类:
①旅游批发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自己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大众出售这些产品,而是通过第三方,即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进行零售;
②旅游经营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除了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销售之外,还通过自设的零售网点进行销售。
(2)旅游批发经营商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集中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这类旅行社企业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在组团来华旅游的欧美旅行社中,绝大多数都是旅游批发经营商。
二、简述题
5. 简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答案】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一些特点:
(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旅游消费总额上,都己大大超过入境旅游市场。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仍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目前我国国民中多数人的旅游支付能力仍比较有限,加之带薪年假制度在我国尚未普及,多数人所拥有的闲日段时间仍很分散,所以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多表现为短程旅游。
(3)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在国内旅游活动中,绝大多数旅游者都不使用旅行社提供的商业性服务。
(4)旅游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从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开支总额看,从1978年的18.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285.86亿元,可见增长速度很快。但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目前仍属于人次规模扩张型,在质量上仍显较低。
6.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点。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人们广泛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去解释行为动机的产生,包括借用这‘理论去解释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马斯洛的这一理论的内容要点包括:
①人有着多种小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多样性;
②这些不同的需要之间有层次高低之分;
③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发展,也就是说,才会产生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即:
①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等。
②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
③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④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的需要。
三、论述题
7. 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答案】(1)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①世界人口的增加
人口基数的扩人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②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战后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战前。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得很多国家中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迅速增加,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二战之后,特别是在发达的下业化国家中,传统的旅行方式逐渐为汽车和飞机所代替。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例不断增大,公共汽车的运营网络也不断扩展和完善,从而使得汽车成为陆路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节能技术的进步和航空公司间的竞争使得机票价格的降低成为可能,从而使得航空旅行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远距离旅行方式。所有这些发展都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④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二战后,随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技术进步,很多行业中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带薪假期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可能。这一变化使人们享有了较多的休闲时间,作为休闲活动重要形式之一的外出旅游和度假也因此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从而形成了对旅游需求的又一刺激,不仅使出游人数大为增加,并且使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二战后,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城市绝大多数劳动者都在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由此带来的身心紧张使人们向往能有机会逃避城市的喧嚣,向往有机会重返没有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够给人带来新鲜感受的异域环境。这一情况成为促使战后旅游需求迅速增长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之一。
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二战后,随着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之通讯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影响,人们对异国他乡事物的了解增多,并因此发生兴趣。好奇心的增加增强了人们的求知欲,加深了人们希望有机会能够亲历观察和体验异乡事物的愿望。
⑦除以上述的推动性因素的作用之外,旅游目的地方面的很多因素对于二战后旅游需求的迅速增长也起了相当大的拉动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拉动性因素有:
a. 很多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所采取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b. 很多旅游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入;
c. 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2)认识原因的意义
关于战后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兴起的原因分析再一次证明,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衍生结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