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分析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 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药品。 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对已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退回药品生产企业并销毁处理。 要求企业开展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研究。
一位50多岁男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某日上午因用力咳嗽,突感胸痛气促,立即被送到医院急诊科。体检发现:血压100/70mmHg,呼吸120次/分钟,烦躁,唇、指发绀,气管明显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拟诊右侧气胸,做相应处理,即送放射科做胸透。透视完后病人出现潮式呼吸,未及抢救就死亡了。医生遇到类似现象,恰当的做法应该是() 依据症状,请相关医生会诊作决策,不伤害病人。 充分检查,明确诊断,不伤害病人。 当机立断,审慎地做诊断加处置性穿刺,有利病人。 先行观察,再做处理,有利病人。 迅速判断并确定恰当目标,作出恰当的医疗决策,有利病人。
女,21岁,未婚,有多个性伴侣,因停经50天,外阴红肿、白带臭、尿频、尿痛4天就诊。妇科检查:外阴红肿充血,阴道内有大量脓性白带伴臭味,宫颈充血水肿,子宫如妊娠2月大小,双侧附件无殊,挤压尿道口有脓性物流出。B超提示宫内早孕活胎。首先应考虑哪种疾病() 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 妊娠合并衣原体感染。 妊娠合并支原体感染。 妊娠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 妊娠合并淋菌性外阴阴道炎及淋菌性尿道炎。
孕妇在妊娠期晚期或分娩期时,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应如何处理() 抢救休克的母亲同时及时手术治疗。 立刻采取措施抑制宫缩,同时尽快行剖宫手术。 抢救胎儿。 抢救孕妇,不必考虑胎儿。 行子宫全切术。
孕妇妊娠期子宫破裂多数发生在() 分娩期。 分娩期或妊娠晚期。 妊娠晚期。 妊娠中期也可能发生。 任何期都可能发生。
患者男,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
下列关于该再障患者纠正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