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4岁,因“车祸”来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116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06/54mmHg(1mmHg=0.133kPa),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78%,昏迷,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无明显干湿啰音,心、腹未见异常。CT:脑挫裂伤,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侧血气胸,骨盆骨折。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100%。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呼吸机支持参数逐渐增加,气道内频繁吸出较多黄色脓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湿啰音,血气分析:氧分压78mmHg,吸入氧浓度(FiO2)55%,血常规:白细胞17.6×109/L,中性粒细胞0.90。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肺栓塞。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胸膜炎。 颅内感染。 中枢性高热。 创伤后应激反应。
对易感者的预防措施是()。 免疫预防。 报告登记。 药物预防。 体检。 个人防护。
下面关于DIC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出血量越多,休克的程度越重。 出血多发生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出血多发生在初发性高凝期。 出血多发生在消耗性低凝期。 出血量越多,贫血的程度越重。
化学物质毒性的决定因素是()。 接触途径。 接触剂量。 接触期限。 接触速率。 接触频率。
男性,47岁,头痛发病,病程4个月,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入院检查,意识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目前能确定的诊断是()。 A.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