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 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 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 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 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
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理解。
“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 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D.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