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中医内科Ⅱ阶段题库>江苏住院医师肾脏内科Ⅱ阶段题库

问题:

[多选] 关于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 由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起
B . 管腔与管周液间无法形成高H+梯度
C . 肾小管上皮细胞H+泵衰竭
D .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透性异常使泌入腔内的H+主动扩散至管周液
E . 以上都不是

临床资料:女,77岁,自述腹胀、腹痛2月余,加重排便困难、大便变形2周。 临床物理检查:左下腹可扪及一肿物,质硬无活动,轻度压痛。 超声综合描述:左下腹部可见15.0cm×8.0cm×15.0cm假肾样混合性回声区,边界清晰,壁厚1.7cm,中部可见气体样强回声。 超声提示() 局限性小肠壁增厚。 小肠壁增厚肠道实性占位(小肠间质瘤)。 放射性肠炎。 肠结核。 疱疹性龈口炎的病因是()。 细菌。 病毒。 真菌。 衣原体。 立克次体。 自腮腺下缘穿出的面神经分支是()。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关于脊麻后头痛,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典型头痛可在穿刺后6小时内发生。 疼痛多位于枕部、顶部或额部,呈搏动性疼痛。 疼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小儿的发生率高于成人。 用25~26G的穿刺针,头痛的发生率低。 以下哪项是IgA肾病的临床表现() 无症状性尿异常。 高血压。 肉眼血尿发作。 肾病综合征。 以上都不是。 关于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