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整形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强化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骶尾部压疮病人,创面10cm×8cm,骶骨棘外露,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手术时机的选择哪项最为合理()。

A . A.立即手术
B . 加强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待新生肉芽组织新鲜后再手术
C . 加强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待肉芽组织新鲜并填满创面后立即手术
D . 加强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待创面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后立即手术
E . 加强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待创面较清洁后立即手术

女性,23岁,工作时不慎长发被卷入机器中,头皮被整体撕脱,范围向前包括部分眼睑皮肤,后及枕部,双侧包括耳后皮肤和耳轮,伤后2小时被送入医院急诊科。如撕脱之头皮碾挫不明显,创面修复时应首先考虑选择()。 A.撕脱头皮去薄成断层皮片后完整回植。 撕脱头皮去薄成断层皮片后行邮票状植皮。 试行显微外科吻合残存动静脉回植头皮。 弃用撕脱头皮,另取皮行整张植皮。 头皮完整回植,不必吻合血管。 男性,40岁,约20年前开始出现右下肢肿胀,逐渐加重,其间伴有多次"丹毒"发作,现右下肢明显增粗,行走费力。查体:右下肢明显增粗,皮肤粗糙、质韧,无可凹性水肿,同位素检查显示浅、深淋巴管均有回流不畅,在下肢远端淤滞。治疗手段哪项是无效的()。 A.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采用病变组织切除和皮肤移植术。 采用真皮瓣埋藏术式。 采用静脉-淋巴管吻合术。 采用烘绑疗法。 男性,40岁,约20年前开始出现右下肢肿胀,逐渐加重,其间伴有多次"丹毒"发作,现右下肢明显增粗,行走费力。查体:右下肢明显增粗,皮肤粗糙、质韧,无可凹性水肿,同位素检查显示浅、深淋巴管均有回流不畅,在下肢远端淤滞。对于手术后的状况和注意事项,哪项是正确的()。 A.仍需防止丹毒感染。 如果切除彻底,病变不会再继续发展。 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的应用已显得无关紧要。 对于长时间站立已无大碍。 休息时没有必要再强调抬高患肢。 骶尾部压疮病人,创面10cm×8cm,骶骨棘外露,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为消灭创面,获得理想的远期效果,修复方法最宜选用()。 A.薄断层皮片。 厚断层皮片。 邻位的随意皮瓣。 动脉皮瓣或肌皮瓣。 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移植。 女性,36岁,因烧伤致头顶部瘢痕性秃发3年。查体:头顶部瘢痕面积10cm×8cm,无毛发生长,瘢痕较柔软,与基底颅骨间有一定滑动性。首选的治疗秃发的手术方法为()。 A.瘢痕切除,双巨大头皮瓣旋转修复。 应用组织扩张器扩张头皮,瘢痕切除后修复头皮缺损。 应用显微毛发移植方法种植。 应用簇状毛发移植方法种植。 瘢痕分期切除。 骶尾部压疮病人,创面10cm×8cm,骶骨棘外露,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手术时机的选择哪项最为合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