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货币需求与财富数量和通货膨胀按同一力一向、与其他资产的收益按相反方向变动。( )
【答案】F
【解析】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其他资产的收益与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财富数量与货币需求呈同一方向变动。
2. 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
【答案】F
【解析】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但是稳态人均增长率不变。
3. 提高再贴现率将盲接减少商淞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各金,就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卜卖出债券一样。( )
【答案】F
【解析】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向那些因准备金短期不足而向其借款的银行所收取的利息率。再贴现率政策是一项被动等待商业银行行为的政策,并不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如果商业银行不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那么再贴现政策对准备金变动将没有影响。
4. 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由货币供给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和产出的增长率所决定。( )
【答案】T
【解析】
根据货币需求函数有,货币数量论的通货膨胀率唯一地取决于货币供给是在以下假设下成立的基础上:一是货币流通速度v 不变,二是产出y 的变动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从而可以看成是既定的。这样才有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的结
,论。而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率由货币供给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和产出的增长率所决定”
并没有错误,货币数量论的结论只能说是一个特例或者说是一种简化分析。
5. 美国的利率越高,汇率就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变化。如此的话,人们就不愿意投资于美国的债券。( )
【答案】F
【解析】美国利率越高,外国资金就会流入美国,这些国家会将本国货币兑成美元,购买美国的债券,于是,对美元的需求会增加,美元会随之升值。这样,投资于美国会得到双重好处:一是高利率,二是美元升值,因而人们更愿意投资美国债券。
6. 自然失业率是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
【答案】F
【解析】自然失业率指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是指下人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中所产生的失业。自然失业率的计算中是包含了摩擦性失业的,而且自然失业率的计算还包括结构性失业。
7. 在长期总供给水平上,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
【答案】F
【解析】长期总供给水平表示的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或称自然产出)水平,在这个水平下经济中的各要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此时的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并不是说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8. 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 )
【答案】F
【解析】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个人财富是1个人在个时点上所拥有的财富量,因此根据存量的定义,个人财富是存量; 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一定时期内个人收入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因此个人可支配收入为流量。
9.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
【答案】T
【解析】长期总供给曲线在图形上表示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其所表示的产出水平为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0.价格水平的非预期上升会使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移动,而价格水平预期中的上升则只会使均衡点沿原总供给曲线移动。( )
【答案】F
【解析】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方程式为,式中只有Y 和P 是内生变量
,
均为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如实际物价水平P )的变化会导致曲线上的点沿原曲
线移动; 外生变量(如预期物价水平P )的变化会导致曲线位置的改变。因此,价格水平的非预期e
上升(即P 上升)会使均衡点沿原总供给曲线右移; 价格水平的预期中上升(即P 上升)会使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11.如果就业上升,那么失业率必定下降。
【答案】F
【解析】由于劳动力人数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失业率是否下降。
12.通货膨胀由于导致人们持有更少的货币,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 )
【答案】F
【解析】菜单成本是指因为高通货膨胀率使企业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报价,而改变价格是有成本的,企业需要为重新印刷并发送新目录表等付出成本。通货膨胀导致人们持有更少的货币属于通货膨胀的皮鞋成本。
13.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 )
【答案】T
【解析】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可表示为,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寿命越长,消费数量就越少,两者成反比例关系。
14. 宏观经济学通常可假定均衡产量由总需求决定,是因为社会经济资源一般都存在闲置。( )
【答案】T
【解析】社会经济资源一般都存在闲置情况,劳动力不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即使是充分就业时,社会也大约有5%~6%的劳动力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因此,一旦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就有相当大的余地通过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来增加生产。同样,当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做出同样反应,减少生产。因此,把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可以把整个社会的产量看作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在短期内,总需求的波动会引起GDP 的波动。
15.有时候会出现GDP 折算指数增加而实际GDP 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 不一定上升。( )
【答案】T
【解析】GDP 折算指数一名义GDP 实际GDP ,当实际GDP 下降时,若名义GDP 保持不变或者增加,都会导致GDP 折算指数的增加; 当名义GDP 下降,但是下降的速率小于实际GDP 下降的速率时,仍会导致GDP 折算指数的增加。因此,根据题中条件不足以判断名义GDP 的变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