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7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对于一般转录因子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B.

D.

结合TATA 框 是由TBP 和使组成的多蛋白复合体 、和转录中的共同因子 复合体稳定

C.TBP 是RNA 聚合酶【答案】D 【解析】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三种RNA 聚合酶分别有相应的转录因子,即

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如表所示:

表TFII 的作用

2. 关于玉米的非自主型转座子的转座,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由于自身缺少有活性的转座酶,它们不会发生转座作用

B 基因组中含有其他任意一种自主型转座子时,转座就可发生

C. 不需要其他转座子的存在,就可以发生转座

D. 只有当基因组同时含有属于同一家族的自主型转座子时,转座才可以发生

【答案】D

【解析】玉米细胞内存在有自主型和非自主型两类转座子。非自主型转座子单独存在时是稳定的,不能转座,只有当基因组同时含有属于同一家族的自主型转座子时,它才具备转座功能,转座才可以发生。这类转座子虽然缺失内源序列,但其两端转座特征序列却是完整的,只要细胞内有相应的转座酶活性,它就能恢复转座功能。

3. 下列哪种方法( )可以打开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

A. 用巯基乙醇处理

B. 用8mol / L尿素处理

C. 用蛋白水解酶处理

D. 用溴化氰处理

【答案】A

【解析】A 项,断开二硫键最普遍的方法是用过量的巯基乙醇处理(pH 8〜9, 室温下放置数,可以使 S —S 定量还原为一SH 。与此同时反应系统中还需要有8 mol/L尿素或6 mol/L盐小时)

酸胍存在,使蛋白质变性,多肽链松散而成无规则的构象,这样还原剂才能作用于原来处在分子内的二硫键。然后用烷化试剂如碘乙酸保护 还原时生成的半胱氨酸残基上-SH , 以防止它重新被氧化。B 项,尿素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剂,能与多肽主链竞争氢键,因此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CD 两项,蛋白水解酶降解和溴化氢断裂法用于多肽链的部分裂解。

4. 癌基因活化的机制为( )。

A. 点突变

B. 获得启动子和增强子

C. 基因易位

D. 原癌基因扩增

【答案】ABCD

【解析】凡是能改变原癌基因表达模式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基因的活化,如原癌基因的点突变活化或基因易位; 病毒启动子及增强子插入原癌基因的调控区増强其表达; 原癌基因通过基因扩增使拷贝数增加,产物过量表达等。

5. 下列哪种蛋白质组分在280nm 处具有较大的光吸收( )。

A. 色氨酸吲哚基

B. 酪氨酸苯酚基

C. 苯丙氨酸苯环

D. 半胱氨酸的巯基

E. 肽链中的肽键

【答案】A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前水平调节的过程是( )。

A.RNA 编辑

B. 染色质丢失

C. 染色体DNA 的修饰和异染色质化

D. 基因重排

【答案】A

【解析】A 项,RNA 编辑属于转录后水平的加工。BCD 三项,染色体DNA 的断裂、某些序列的删除、扩增、重排和修饰以及异染色质化等,所有这些通过改变DNA 序列和染色质结构从而影响基因表达的过程,均属于转录前水平的调节。

7. PCR 反应中变性、退火、伸延的大致温度分别为( )。

A.95,55, 72

B.95,72,55

C.72,95,55

D.55,72,95

【答案】A

8. 在细菌的蛋白质翻译过程中EF-Ts 因子的作用是( )。

A. 将转变为其活性形式

B. 促使氨酰_八和核糖体的A 位点结合

C. 将GTP 转变为GDP

D. 将肽酰tRNA 从A 位点移动到P 位点

【答案】A

【解析】原核生物翻译过程中,每次反应共需要3个延伸因子,EF-Tu 、EF-Ts 、EF-G 。EF-Tu 与fMet-tRNA 以外的A Α-tRNA 及GTP 作用生成A Α-tRNA • EF-Tu • GTP复合物,然后结合到核糖体的A 位上;EF-Ts 参与 GTP 的再生,形成EF-Tu*GTP活性形式,进入新一轮循环;EF-G 是移位所需的蛋白质因子,在GTP 参与下 使肽酰tRNA 从A 位点移动到P 位点。

9. IS 元件( )。

A. 全是相同的

B. 具有转座酶基因

C. 是旁侧重复序列

D. 每代每个元件转座103

【答案】B

【解析】IS 是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任何宿主基因。它们都是很小的DNA 片段,由一个中央单一区域和两侧不完全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构成,中央区域可能含有1~3个可译框架,其中一

-4-3-10-6个编码转座酶。一般情况下,每个IS 转座频率10~10世代,恢复频率10~10世代。

10.假定一负超螺旋的L=20,T=23,W=-3。问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I 作用一次后的L 、T 、W 值分别是多少? ( )

A.L=21 T=23 W=-2

B.L=22 T=23 W=-1

C.L=19 T=23 W=-4

D.L=18 T=23 W=-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