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二).. 15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三).. 29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四).. 42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五).. 55

一、选择题

1. 主存储器和CPU 之间増加cache 的目的是( )。

A. 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 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

C. 扩大CPU 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 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 通用寄存器数量

【答案】A

2. 采用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低Cache 的缺失损失

B. 提高Cache 的命中率

C. 减低CPU 平均访问时间

D. 减少指令流水线资源冲突

【答案】D

【解析】指令流水线不会断流,预取过来的都是指令

3. 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 )。

A. 编辑

B. 编译

C. 链接

D. 装载

【答案】B

【解析】程序的编辑阶段一般都是程序员能够识别的高级语言或低级语言的文本,不涉及到任何与计算机运行相关的事;编译是由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源地址编译成目标程序时,会形成逻辑地址;链接是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以及所需库函数链接,形成完整的装入模块;装入是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

4. 假定变量i 、f 和d 的数据类型分为int 、float 和double (int 用补码表不,float 和double 分别用IEEE754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已知i=785,f=1.5678e3,d=1.5el00。若在32位机器中执行下列关系表达式,则结果为“真”的是( )。

(I )i==(int )(float )i

(II )f==(float )(int )f

(III )f==(float )(double )f

(IV )(d+f)-d==f

A. 仅I 和II

B. 仅I 和III

C. 仅II 和III

D. 仅III 和IV

【答案】B

II 中,f 的数据类型从float 【解析】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在运算之前需要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

转换为int 时,小数点后面4位会丢失,故II 的结果不为真;IV 中,d+f时需要对阶,对阶后f 的尾数有效位被舍去而变为0,故d+f仍然为d ,再减去d 后结果为0,故IV 的结果也不为真。I 和II 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的时候并没有改变其值。

5. CRT 的分辨率为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 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512KB

B.1MB

C.256KB

D.2MB

【答案】B

6. 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B. 扩大主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且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

C. 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D. 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答案】B

7.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 )之间的交接界面。

A. CPU与存储器

B. 主机与外围设备

C. 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CPU 与系统总线

【答案】B

8. 站点A 、B 、C 通过CDMA 共享链路,A 、B 、C 的码片序列(chippingsequence )分别是(1, 1,1, 1),-1,1,-1), 若C 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1和(1, 1,-1, -1)(2, 0, 2, 0, 0, -2, 0, -2, 0, 2, 0, 2)则C 收到A 发送的数据是( )

A.000

B.101

C.110

D.111

【答案】B

【解析】用A 的码片与信息做内积运算

9. 某文件占10个磁盘块,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分析。假

,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把一个磁盘块读人缓冲区的时间为

送到用户区的时间是CPU

对一块数据进行分析的时间为

下,读人并分析完该文件的时间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缓冲区的问题。由于缓冲区的访问是互斥的,所以对单一缓冲区,从磁盘写入和读出到用户区的操作必须串行执行,也就是要保证互斥操作。而CPU 对数据的分析与从用户区读数据也是需要互斥操作,但是CPU 分析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操作可以并行。从本题看,由于分析所用的时间小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时间,因此,CPU 会空闲。单缓冲区的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缓冲区读出时间)xlO+CPU处理最后一块数据的时间

=当采用双缓冲区时,每块缓冲区的操作也必须满足互斥操作,但是,对两块缓冲区的操作却可以并行,所以,当第一个缓冲区写满以后,磁盘紧接着写另一个缓冲区,同时,前一个已经满了的缓冲区被读出到用户区,并立即进行CPU 的数据分析。读出操作和数据分析必须互斥进行,故从时间上看,当数据被读出并分析后,恰好另一个缓冲区也写满了,可以立即进行读出数据到用户区并进行数据分析。两块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直到数据分析完毕,因此,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10+读出最后一块数据时间+CPU分析最后一块数据时间

=

10.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将缓冲区的数据传在单缓冲区和双缓冲区结构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