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巴甫洛夫违过实验发现的反射被人们称为( ),它是学习的基本机制之一。
A. 操作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条件反射
D. 经典条件反射
【答案】D
2. 在下述各项行为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是( )
A. 蜜蜂造蜂房
B. 狗对灯光分泌唾液
C. 暗适应现象
D. 吃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
【答案】C
3.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 勤奋感
B. 亲密感
C. 自我完善感
D. 自我同一感。
【考点】埃里克森的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D
【解析】艾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D 。
4.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 原型定向
C. 操作整合
D. 原型内化
【答案】D
5.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
A. 各自独立
B. 互相替代
C. 彼此兼容
D. 普心是教心的基础,教心成果印证与发展普心的理论内容
【答案】D
6. 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A. 改造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结构主义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答案】C
【解析】结构主义教育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7. 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 )。
A. 爱
B. 悲
C. 喜
D. 恶
【答案】A
8. 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 教学测量
B. 教学测验
C. 教学评估
D. 教学检查
【答案】B
9. 维持注意于日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短时记忆中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复习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A
10.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托尔曼
【答案】C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有哪些内容、特点和作用?
【答案】(1)社会规范的含义
社会规范是某一社会用来调节人的社会行为,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这一功能是通过个体的社会规范学习来实现的。社会规范学习区别于认知学习与技能学习,它是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学习,因而影响社会规范学习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个体通过社会规范学习建构品德结构,获得人际交往经验,实现个体社会性发展。社会规范学习对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者冯忠良认为,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
(2)社会规范的内容
社会规范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它不同于人们口常生活中所说的“行为规范”。社会规范体现了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所有方面的要求。由于社会规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①按规范内容来分,可分为思想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生活规范、工作规范与学习规范等等。
思想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认识的要求。政治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政治要求和准则。法律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法律行为要求。道德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伦理行为的要求。生活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日常生活的要求。工作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工作行为的要求。学习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学习行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