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采用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低Cache 的缺失损失
B. 提高Cache 的命中率
C. 减低CPU 平均访问时间
D. 减少指令流水线资源冲突
【答案】D
【解析】指令流水线不会断流,预取过来的都是指令
2.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由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 最小值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死锁的抽屉原理一般描述是:将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那么,必然有1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分配充分体现了这一原理。考察进程运行的特点,只要有一个进程能够运行,则运行结束后必然会归还资源,其余的进程也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可以执行(这里考虑的资源主要是可重用的资源,不可重用的资源会消失,就不可用上述方法分析)。所以最少需要4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占用2台打印机,此时会产生死锁。
3.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
A. 逻辑设备名
B. 物理设备名
C. 主设备号
D. 从设备号
【答案】A
【解析】设备管理具有设备独立性的特点,操作系统以系统调用方式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逻辑设备名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时,调用中使用的是逻辑设备名,例如LPT1或C0M1等。而操作系统内部管理设备使用的是设备编号。
4 已知三叉树T 中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23, 4, 56, 7, T 的带权 ,,.(外部)路径长度最小是( )
A.27
B.46
C.54
D.56
【答案】B
【解析】利用三叉树的6个叶子结点的权构建最小带权生成树,最小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5. 在OSI 参考摸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
A. 对话管理
B. 数据格式转换
C. 路由选择
D. 可靠数据传输
【答案】B
【解析】应用层的相邻层即为表示层,表示层负责管理数据的压缩、加密与解密、格式装换等,故答案为B 。
6.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答案】C
【解析】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 ,文件长度为980000B ,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 ,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由于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径经过分组交换机。当t=lM×8/100Mbps=80ms时,HI 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两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lK×8/100MbpS=0.08ms,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
当
80.16ms 。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
7. 元素a ,b , c ,d ,e 依次进入初始为空的栈中,若元素进栈后可停留、可出栈,直到所有元素都出栈,则在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以元素d 开头的序列个数是( )。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d 首先出栈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此时可有以下4种操作:
(1)e 进钱后出栈,出梭序列为decba 。
(2)c 出枝,e 进栈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eba 。
(3)cb 出栈,e 进枝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bea 。
(4)cba 出枝,e 进枝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bae 。
8. 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起泡排序
C. 基数排序
D. 快速排序
【答案】C
【解析】C 项,基数排序是采用分配和收集实现的,不需要进行关键字的比较。ABD 三项都依赖关键字的比较,不同的初始排列次序下元素移动的次数有很大变化,最好情况元素正序,则不用移动,最坏情况元素反序,则需要移动n (n-1)/2次(n 为元素个数)。
9. 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
B. 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
C. 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
D. 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答案】C
【解析】A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主从模块都需要等待确认后才能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