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华大学外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2.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3.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4.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5.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6.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7.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8.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
,一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
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9. 双关
【答案】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 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10.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
二、简答题
11.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①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②热爱人民的军队
③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④看打乒乓球的小学生
⑤对售货员的意见
⑥照顾孩子的妈妈
⑦反对用人唯亲的程XX
⑧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
【答案】①既可以理解为并列结构,意思是“他的哥哥还有妹妹的三个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他的哥哥和妹妹共同的三位朋友”。
②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即“热爱/人民的军队”,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即“热爱人民的/军队”。
③既可以将停顿划在“三个”后面,意思是“记者和编辑共有三个”,也可以划在“报社”后面,意思是“记者和编辑来自不同的三个报社”。
④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看小学生”,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小学生正在看打乒乓球”。
⑤“对”的支配范围既可以到“售货员”,意思是“对售货员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到“意见”,意思是“对售货员提出的意见有什么看法”。
⑥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照顾妈妈”,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妈妈正在照顾孩子”。
⑦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反对程XX" ,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程XX 反对任人唯亲”。
⑧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意思是“讨厌喜欢酗酒和赌博的女人”,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意思是“女人讨厌酗酒和赌博”。
12.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有哪些作用。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制定出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方案有以下用途:
(1)汉字的注音工具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需要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基本克服了直音法和反切法没有易识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难以注音,以及注音符号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够准确,书写不够方便的缺点。它能够准确给汉字注音,并且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又便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一套记音符号,可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推广普通话。
(3)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基础
它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