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主治医师题库>循环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女,82岁,体重45kg。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史高血压10年,慢性支气管炎30年。术前检查发现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无自觉症状;ECG正常;UCG显示室间隔增厚(14mm),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与左室流出道之间的最大压差为40.4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未用术前药。静脉诱导用异丙酚90mg+芬太尼50μg+琥珀胆碱100mg,气管内插管;维持麻醉用异氟醚+N2O/O2吸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行直接动脉压测定,连续监测ECG、SpO2、尿量等。术中血压波动明显,低血压期间采用数次血管活性药物,血压维持120~150/60~80mmHg。术毕患者清醒,拔管。术后恢复良好。

术中血压波动,出现血压下降时宜先选用哪种升压药()。

A . A.麻黄碱
B . 去甲肾上腺素
C . 多巴胺
D . 多巴酚丁胺
E . 肾上腺素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但两者存在差别,表现在()。 序时平均数可由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而一般平均数只由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 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反映不同时期指标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反映同一时期指标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只是说法不同,其性质并无不同。 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序列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序列计算的。 患者,男,32岁,右上后牙持续胀痛不能咬物,无冷热刺激痛病史。检查:右上第二磨牙远中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第三磨牙伸长无对颌牙。最佳治疗方案() A.切开引流,局部冲洗上药,急性炎症消退后牙周治疗。 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 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调整咬合。 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后拔除第三磨牙。 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及时修复对颌牙。 麻疹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是()。 6个月以下的小儿。 6个月以上的小儿。 6个月~5岁小儿。 3~6岁小儿。 7~12岁小儿。 人工喂养婴儿引入的第一种食物是() 配方米粉。 菜泥。 维生素A、D强化奶。 鲜牛奶。 鸡蛋。 下列选项中不是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为() 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胎体伸直伸长。 腹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女,82岁,体重45kg。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史高血压10年,慢性支气管炎30年。术前检查发现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无自觉症状;ECG正常;UCG显示室间隔增厚(14mm),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与左室流出道之间的最大压差为40.4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未用术前药。静脉诱导用异丙酚90mg+芬太尼50μg+琥珀胆碱100mg,气管内插管;维持麻醉用异氟醚+N2O/O2吸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行直接动脉压测定,连续监测ECG、SpO2、尿量等。术中血压波动明显,低血压期间采用数次血管活性药物,血压维持120~150/60~80mmHg。术毕患者清醒,拔管。术后恢复良好。

术中血压波动,出现血压下降时宜先选用哪种升压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