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电子学研究所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保护区。

【答案】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些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2. 镶嵌进化

【答案】镶嵌进化是指进化中表现型的各个部分独自地进行变化的模式。

3. DNA 连接酶。

DNA 连接酶是一种能够催化DNA 中相邻的【答案】

二酯键并把两段DNA 拼接起来的核酸酶。

4. 体液。

【答案】体液是指体内以水作为基础的液体。

5. 物质循环。

【答案】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的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 颈卵器植物。

【答案】颈卵器植物是具有颈卵器结构的植物类群。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7. 基因组学。

【答案】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科学。

8. 免疫耐受

和磷酸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答案】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二、填空题

9. 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与下个神经元的_____接合形成__________,这个部位受生物电刺激主要产_____生出使生物电继续往下传。

【答案】突起或胞体;突触;神经递质

10.花萼是由不同数目的_____组成的,花冠是由不同数目的_____组成的。

【答案】萼片;花瓣

11.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_____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_____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

【答案】抑制;负

12.从分子内部切割长链分子的酶称为_____。

【答案】内切酶

13.染色体的凝集过程,即由_____变为_____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_____的螺旋化并逐步_____来实现的。

【答案】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缩短变粗

14.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_____提出的中性进化论认为,多数突变是_____。这些突变包括了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木村资生;中性突变;同义突变;非功能性突变;不改变功能的突变

1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指染色体结构发生不正常的变化,主要有四种: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缺失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重复是指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倒位是指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16.植物能够吸收并释放被吸收的在叶绿体中首先转化成为的物质是_____, 光合作用最终形成的有机物是_____。

【答案】3-磷酸甘油酸;糖类

【解析】卡尔文循环中,首先被RuBP (1, 5-二磷酸核酮糖)固定,生成两分子的PGA (3-

;光合作用中最主要的产物是糖类,多数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首先是葡萄糖,但磷酸甘油酸)

葡萄糖很快就变成了淀粉暂时储存在叶绿体中,以后又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植物光合作用也可合成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

17.是具有_____个抗原结合部的_____抗体。

【答案】10; 复合

18,动物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成和发育是通过胚层的发育而来的其中消化道、尿道和呼吸道由_____.

胚层而来;肌肉组织、生殖系统由_____演化而来;而神经系统则来自_____胚层。

【答案】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解析】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细胞群间的相互诱导因素,胚胎进一步分化为组织、器官。高等动物的胚胎有3个胚层:

(1)外胚层:主要分化成表皮和所有表皮层的衍生物,发育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脊神经、植物性神经、视网膜、内耳及肾上腺髓质)、主要的感觉器官、表皮(包括毛发、汗腺、油脂腺、乳腺、晶体及口腔黏膜)和消化道的前后两端,包括口腔和肛门。

(2)中胚层:具有多能性,分化成动物的大部分器官,如动物的真皮及其衍生物、肌肉、结缔组织、骨骼、血管、心脏血管系统;囊胚内的上皮内衬、多数动物的生殖系统、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和其它进行分泌和渗透调节的器官等。

(3)内胚层:将发育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上皮和有关的腺体(如胰、肝等)以及膀胱上皮等。

三、选择题

19.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的最基本活动是信号活动(妈妈条件反射),试问下列信号中,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 )。

A. 铃声

B. 灯光

C. 食物的气味

D.“食物”这个词

【答案】D 。

【解析】人类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丰富:第一信号:光、声、嗅、味、触,第一信号是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第一信号的信号,抽象的概括,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人类出现后,社会性劳动产生了语言,对现实加以抽象和概括,人类借助于语言表达思维,并进行抽象思维。最初只有非条件反射,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人类学习说话,模仿“妈妈”这个语言,反复刺激同时与“妈妈”的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妈妈”的具体形象形成哺乳的第一信号,小孩听到“妈妈”这个语言就表现出哺乳时的反应,语言性的第二信号学说逐渐形成。ABC 三项,都属于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是第一信号。D 项,“食物”这个词代表文字, 是第二信号。

20.有三个物种的拉丁学名分别为

断,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物种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可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