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831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是非题
1. 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十分相似,无论是组成部分,还是结构等都没有区别。( )
【答案】
【解析】红外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基本构造上的差别是光源和检测器不同。
2. 无定形沉淀条件是:浓、热、快、稀、再。( )
【答案】√
3 半熔烧结分解试样的优点是 .,减免了对器皿的浸蚀,减免了对试样的玷污加热温度低。( ):
【答案】√
4.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宽越好。( )
【答案】×
【解析】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因为变色范围越窄,颜色变化越灵敏。
5. 酸效应能改变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
【答案】√
6. 没有弛豫历程就不可能得到稳定的核磁共振信号。( )
【答案】√
【解析】在外磁场中,处于基态的H 核数与激发态H 核数的比例服从Boltzmann 分布,即低能态的H 核仅比高能态的H 核多很少的量,因此核被激发后,若不恢复至基态,则H 核吸收饱和,NMR 信号消失。
7. —般来说,背景吸收是使吸光度增加而产生正误差。( )
【答案】×
8. 分析测试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
【答案】√
9. 发荧光时,电子能量的转移没有电子自旋的改变; 发磷光时,电子能量的转移伴随电子自旋的改变。( )
【答案】
各个振动能级。
然后通过振动弛豫、内转换回到第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这时发射的光称为荧光;分子受激发后,由能级的基态单重态(S
)跃迁到激发单重态
通过内转换、振动弓也『豫和体系间跨越,
回到三重态
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这时发射的光称为憐光。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以辐射没有电子自旋的改变;伴随 的【解析】分子受激发后,分子外层电子由能级的基态单重态(S
)跃迁到激发单重态电子自旋的改变。所以发荧光时,电子能量的转移没有电子自旋的改变;发磷光时,电子能量的转移伴随电子自旋的改变。
10.在EDTA 滴定中,来控制溶液的酸度是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通用的方法。( )
【答案】×
二、填空题
1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氟含量时,为了使离子活度系数不变,需加入_____。
【答案】TISAB (总离子强度调节剂)
1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
以下情况时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
移数)?
(1
)
(2
)
(3
)
13.
不同的质子
【答案】
【解析】
根据公式= _____ = _____ = _____ 至少是多少伏U 为电子转【答案】(1)0.36V ;(2)0.18V ;(3)0.27V 和
如果要使质子以频率v 共振,则屏蔽常数越大,所需的外其屏蔽常数大小顺序为当这三个质子共振时,所需外加磁场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顺序是_____。
磁场强度
. 应该越大。
14.对少量实验数据,决定其平均值置信区间范围的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测定次数;置信度;标准方法
15.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
【答案】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三、选择题
16.(多选)在进行晶型沉淀时,沉淀操作应该( )。
A. 不断搅拌、慢慢加入沉淀剂
B. 在较稀的热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滤
D. 沉淀后快速过滤
【答案】ABC
【解析】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1)在较稀的溶液中进行沉淀;(2)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3)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沉淀剂;(4)进行陈化。
17.用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不能判别(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C. 氧化还原的能力大小
D. 氧化还原的完全程度
【答案】A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无关。
18.玻璃膜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0.002, 若要使钾离子对钠离子测定干扰的误差小于2%,则钾离子和钠离子活度之比应( )。
A. 小于10
B. 大于10
C. 小于0.10
D. 大于0.10
【答案】A
19.下列有关光强度检测系统工作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强度测量是通过光亮调节器进行的
B. 光强度是由光电转换器的电流大小来表示的
C. 常用的光电转换器有光电池和光电管
D. 光电转换器的电流由检流计来测量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