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深圳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论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内容与运行状况。

【答案】(1)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本内容

自2005年7月21 td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 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 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 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 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2)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运行状况

由于汇率调整幅度和时机选择适当,且事先精心准备了实施预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通过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波动体现了国际主要货市之间汇率的变化,弹性逐渐增强。

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将封闭经济的宏观分析工具IS-LM 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下,并按照资本国际流动性的不 同,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宄,是以货币金融角 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在西方的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 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对象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国家。分析的前提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使在长期里,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 整;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含义。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是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分别进行的。而在不同的汇率 制度下,又有资金完全流动、不完全流动和完全不流动三种情况。

①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a. 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第一,财政政策。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在短期内,财政支出扩大,利率上升, 收入上升,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恶化;在长期内,利率进一步上升,收入与国际收支

状况恢复到期初水平,仅基 础货币总支出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这说明,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等实际变量的影响在长期是无效的。第二,货 币政策。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在短期内,利率下降,收入上升,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恶化:在长期内,收入、 利率与国际收支状况恢复到期初水平,仅基础货币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这说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等实际 变量的影响在长期也是无效的。

b.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第一,财政政策。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在短期内,利率上升,收入增加,国际收支状况依资金流动性高低的差异而存在多种可能;在长期内,利率和国民收入依资金流动性高低的差异而存在 多种可能,但同期初相比,利率与收入都有提高。这说明,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是有效的。第二,货币政策。以扩 张性货币政策为例。在短期内,利率下降,收入上升,国际收支恶化;在长期内,收入、利率与国际收支状况均 恢复到期初水平,仅基础货币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这说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等实际变量的影响在长期也是 无效的。

c. 资本完全流动时。第一,财政政策。财政扩张不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的较大幅度的上升。此时 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有效的。第二,货币政策。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也无法对经济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此时的货币 政策是无效的。

②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a. 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第一,财政政策。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引起国民收入提高、 利率上升以及本币贬值。此时,财政政策是比较有效的。第二,货币政策。货币扩

张会引起收入提高、利率下降, 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这说明,货币政策也是比较有效的。

b. 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第一,财政政策。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收入与利率,但对汇率的影响则 必须依资金流动性的不同而具体分析。也就是说,此时的财政政策还是比较有效的。第二,货币政策。扩张性货 币政策可以引起本国货币贬值、收入上升,对利率的影响则难以确定。可见,此时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有效的。

c. 资金完全流动时。第一,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此时的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第二,货币政策。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值,对利率则无影 响。可见,此时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3.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有哪些区别?

【答案】1944年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

,从而形成基础的《国际货币基 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1976年IMF “国际货币体系临时委员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 布雷顿森林体系。

, 该协定内容在同年4月通过的“国际货币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

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中得到肯定,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 的新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黄金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以 黄金为基础,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平价的基础, 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第二,储备货币方面。布雷断森林体系以美元和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货币。 牙买加体系在牙买加协议中虽然规定特别提款权为主要储备货币,但

事实上,特别提款权在世界各国国际储备中 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以前美元一枝独秀的局面被以美元为首的多种储备货币所取代。第三, 汇率制度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成员国之间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取消货币平价和各国货币 与美元的中心汇率,确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目前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可分为可 调整的盯住汇率安排、有限的浮动汇率安排、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安排三大类。

4. 为什么我们要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来讨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答案】国际金融是一门从货币金融角度研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的学科。但是内部均衡和外不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达到其中一个目标,可能会以损害另一个目标或妨碍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是我国众多发展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的分析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来展开。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为实现外部平衡,可以使本币升值,但这会降低本国净出口和经济增长,因此,这一途径就违背了经济持续増长的前提。

5.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成员国汇率制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1999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根据各成员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路径(目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8大类:

(1)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指以另一国家的通货作为惟一的法定通货(如正式的美元,或属于某一货币联盟,在这一货币联盟中其成员共同使用某种货币(如欧元区国家)化)。采用这种汇率制度意味着该国完全丧失了对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控制权。

(2)货币局制度,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该货币通常被称为“锚货币”)之间可按一同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发行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这意味着国内货币必须要以确定的外国货币作为充足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行,且必须保持充分的外汇资产作为支持,这削弱了传统中央银行的功能。

,指一国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

与其保持固定比率。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需承诺货币平价的不可撤消。汇率可以在围绕中央汇率上下最多不超过1%的范围内波动,或将汇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维持在中央汇率的2%的范围内至少三个月。货币当局随时准备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或间接干预(积极的利率政策的运用、外汇管制的施加、限制外汇活动的道义劝说或通过其他公共机构的干预)维持汇率的稳定。

(4)水平区间钉住,是指本币对外币仍然规定固定平价,但波动幅度相对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大,为平价上下至少1%的范围,或其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超过2%的范围波动。

(5)爬行钉住,是指将本国货币钉住外国货币,经常根据选定的数量指标(如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以往的通胀率差异,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通胀率目标与预期通胀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小幅度调整。爬行的幅度可根据以往通胀变动对汇率变动的要求来设置,也可根据预期未来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