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共党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定任期制。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主要可分为:
①议会制共和政体。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体中的君主的地位作用和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 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
②总统制共和政体。在总统共和政体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举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③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2. 两院制
【答案】两院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分为两院。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这种制度。两院的名称各国不同,如美国叫众议院、参议院,英国叫上议院、下议院等。下议院议员通常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名额按人口或选民人数的一定比例分配。上议院议员的选举办法和名额分配,各国不尽相同。有的实行直接选举,有的实行间接选举,如由下议院或地方议会选举,有的国家还有部分任命产生、世袭担任的议员。任何法律都须经两院通过,而下议院一般在提出财政预算议案方面有优先权。同时,两院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下议院的权力一般要高于上议院。两院制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它实际上代表着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3. 政治态度
【答案】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4. 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权力,顾名思义,是特指与政治现象有关的权力。人们习惯地将权力不甚严格地划分为政治权力、社会权力、经济权力乃至文化权力,等等,而政治权力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也
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权力。按照马克思对权力的理解,权力可以划分为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政治权力统治着财产。藉是之故,一切权力的实现,最终都要取决于政治权力的斗争。政治权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公共性,对社会产生普遍的影响; 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也就是说,政治权力是唯一可以合法地使用暴力的权力; 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 国际政治
【答案】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
(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问;
(2)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3)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6. 政治发展
【答案】就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的变迁过程。从狭义角度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发展,主要集中在狄义的概念,即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发展。
7. 权力
【答案】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权力具有支配性、强制性的特征,是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权力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第二,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在权力关系中总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在被支配的地位。第三,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8. 政治革命
【答案】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统治权力、政治活动以及主要的政治价值和观念都发生迅速的、根本性的变化,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被打破,代之以新的政治体制、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从而推动人类整个政治文明的进步。
9.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10.准政府组织
【答案】准政府组织是指那些虽不属于(中央或地方)政府系统但却承担着某些公共职能的、半自治非政府组织。它们介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
11.政权组织形式
【答案】政权组织形式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12.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二、简答题
13.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特征? 请加以简要解释。
【答案】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作为特定精神现象的政治心理具有如下特征:
(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感性认知
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和实践中对于政治现象的精神反映。这种反映通常是经验性和感受性的,其中的政治情感、情绪、意愿、动机、习俗和兴趣等,都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的直观感受和感知。
①政治心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相互交往中根据经验和直观感受自然形成的;
②政治心理是对于政治的表象的感觉和感知;
③政治心理是非理性的精神现象,即政治心理是尚未经过抽象和思考而上升到自觉程度或状态的精神现象。
(2)政治心理显示着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倾向
作为特定的精神现象,政治心理显示着社会成员对于自己利益的关心,对于自己通过政治途径实现的可能和要求的关心。
①政治心理的利益倾向与社会成员身处其中的利益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处于不同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会具有不同的政治心理。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对其政治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导性和支配性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