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消化性溃疡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58岁,进餐后突发性上腹刀割样剧痛2小时。全腹压痛,板状腹,肝浊音界及肠鸣音消失。X线显示肠下新月形游离气体。既往有胃溃疡史25年。下列治疗中,最佳的手术方式是()

A . 胃大部切除术
B . 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术
C . 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
D .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E . 缝合穿孔后行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空肠吻合术

患者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第三天,现已清醒,维持阿托品化状态,出现抬头困难、抬臂困难、呼吸困难,无流涎,双瞳孔5mm大小,肺部无干、湿啰音,监护示血氧饱和度下降。该患者经抢救后脱险,1个月后出现四肢麻木,末梢感觉异常,有疼痛感。这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中间型综合征。 迟发性神经病。 中毒反跳。 阿托品中毒。 中毒性脑病。 阴道后壁膨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A.盆底组织发育不良。 B.妇科手术。 C.腹压增加。 D.产伤。 E.盆底组织退行性变。 患者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第三天,现已清醒,维持阿托品化状态,出现抬头困难、抬臂困难、呼吸困难,无流涎,双瞳孔5mm大小,肺部无干、湿啰音,监护示血氧饱和度下降。首选的抢救治疗手段是() 加大阿托品用量。 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准备机械通气。 应用呼吸兴奋剂。 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减少阿托品用量。 关于免疫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原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效价越高。 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下接种。 加强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 首次免疫后应该很快进行第2次抗原注入。 第1次与第2次免疫间隔时间以7~10天为好。 制备抗原时,根据分子量不同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的方法是()。 盐析法。 凝胶层析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男性,58岁,进餐后突发性上腹刀割样剧痛2小时。全腹压痛,板状腹,肝浊音界及肠鸣音消失。X线显示肠下新月形游离气体。既往有胃溃疡史25年。下列治疗中,最佳的手术方式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据板状腹及腹腔游离气的体征及X线检查结果,消化道穿孔诊断明确,结合胃溃疡史考虑为胃溃疡穿孔,故最佳的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