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眼看穿”的透视力

【答案】“一眼看穿”的透视力是指记者无论到什么地方采访,只要认真地实地观察一番,或者再听取一些情况介绍,就能比较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事实的真伪、是非,能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还能透过局部看全局,透过现在看未来,甚至能从那些看来似乎很平常的小事中,挖掘出具有很高价值的新闻。

2. 新动向

【答案】新动向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方向或新趋向。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矛盾解决了,有的矛盾一时没有解决,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新闻媒体有责任把那些事关大局的新动向揭示出来,提醒人们注意,「的在于促进矛盾的解决。抓新动向,有赖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一般人尚未察觉或没有完全察觉到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它。

3. 驻外记者

【答案】驻外记者是指受编辑部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驻外记者负责对所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新闻进行采访和报道,以促进国际向信息交流和沟通,满足广大群众了解天下大事的需求。驻外记者还要承担对外宣传的任务,即通过自己的社会交往和报道工作,对外宣传本国的形象和成就。驻外记者的工作就是了解别人、宣传自己、增进友谊。

4. 《上海报》

【答案】《上海报》是上海地区党组织办的报纸,1929年4月17日创刊。该报工作人员最初除画画(还兼任校对)的1人外,“只有1人专任编辑,所以编辑主任实际还兼任采访发行全部下作,后来人手虽有增加,但因内容的改进,仍旧感觉人手不够”。先后任过该报编辑的有李求实(伟森)、谢觉哉等六七人。

二、简答题

5. 记者为什么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 从才能的角度看,应该如何加强记者自身的基本功训练?

【答案】记者由于其工作的特点,接触对象极其广泛,采访报道的面又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因此,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记者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知识。

(1)记者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的原因:

①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