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43英语新闻业务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说明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

【答案】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上的利益集团、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传播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约束和限制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

(1)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有四种正规的途径:

①司法控制。即国家通过法律来监控新闻媒介。

②行政控制。即行政部门以各种规定、税收来控制新闻媒介。

③资本控制。即大公司垄断媒介市场,使新来者难以进入。

④媒介的自律。

当然,对新闻传播最具威慑的社会控制来自受众,即公众乐意还是拒绝接受媒介。

(2)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本国的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都主要采取法律控制的手段。新闻法规是国家实施监控的主要依据。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要防止新闻自由的滥用,确保在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小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在中国,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国的绝大多数媒体,尤其是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在党领导下的,因此新闻传播事业还要接受党纪的约束,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指导新闻传播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对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对保证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简述《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答案】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这一天,《解放日报》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的原则,并依照这些原则检查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拉开了整风改革的序幕。

《解放日报》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版面安排上。改版前,《解放日报》把国际新闻放在首位,严重脱离了抗日根据地斗争的实际,脱离了党的工作中心,是党八股的一种表现。改版后该报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在加强党性、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等方面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

(2)在整风宣传方面。《解放日报》把整风运动作为一个宣传中心来抓,进行了集中突出的宣传,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宣传形式多样,有广度也有深度。

(3)在社论写作上。《解放日报》改版后注重社论质量,量力而行,大大提高了社论的质量和影响力。

(4)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新闻理论问题。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3. 简述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答案】“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内涵是概念即事物的内容,外延是概念所涉对象的范围,也即该事物的范围。

(1)新闻的定义

国内目前较为认同的还是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定义”,是对新闻的本质特征给以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给以明确的划定和限制。但是这样一个“新闻定义”,却为难新闻传播界与新闻学术界长达百年。无法选出一个可以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令人满意的新闻定义。国人曾经收集到三百多个新闻定义。

(2)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新闻定义难”反映出在新闻起源与本源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特征还缺乏足够的共识。

①分类认识新闻的定义,加深对新闻本质的认识。众多的新闻定义可分为两大类:理论学派与务实学派。

a. 理论学派,主要由在新闻院校执教的教授们,或在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工作的学者们,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得出“什么是新闻”或“新闻是什么”的结论。比如德国学者埃米尔·多维法特认为,新闻是把最新现实介绍给广泛公众。又如日本学者小野秀雄十分简洁地指出,新闻就是事实的报道。这类新闻定义是理论的智慧。

b. 务实学派,由一批在新闻传播业执事的资深编辑、记者甚至报业老板与报业高层管理人士,凭借他们多年的业务经验,提出一批新闻定义。比如《纽约太阳报》的一位新闻部主管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反映了在西方的社会价值观念下,新闻业者对新闻运作的把握。在那个社会里,奇特、怪诞才是新闻。如果撇开这种价值观念,仅取“新闻应该有点不一般的成分,,即奇异出新闻的这一层意思,也有借鉴作用。

②新闻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不同的新闻定义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纵观这些新闻定义,也让人们更加认同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特点总和的确切、简洁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的。

4. 简述柏拉图的“睡眠式洞穴”理论。

【答案】柏拉图的“睡眠式洞穴”理论通过描绘故事表现无知和缺乏教育给人类所带来的痛苦。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

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栓桔,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5. 简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答案】(1)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中国的新闻媒体除少数由各民主党派所办的报纸外,绝大多数是由共产党领导的。这样,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是: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2)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

①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②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③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

④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⑤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

⑥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 在经营上,各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