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 2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14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27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41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56
一、填空题
1. 德沃夏克的歌剧代表作为《_____》,讲述了一位因为爱上凡人而遭受巨大痛苦的仙女的故事,其中的咏叹调“月亮颂”是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答案】水仙女
2. 德国作曲家_____是“空间音乐”最重要的实践者,他运用三个交响乐队写作的《_____》是这类音乐的代表。
【答案】斯托克豪森; 音群
3. _____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诗经》
4. 1930年代,_____的话剧创作吸收了民族戏曲艺术的传统。
【答案】欧阳予倩
5.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______灯具作品,利用了虹吸的原理,是汉代灯具设计的杰作。
【答案】长信宫灯
【解析】长信宫灯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缩墓中出土,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6. 海顿早期的弦乐四重奏是五乐章结构,后来开始采用与_____一样奏鸣曲式四乐章结构,并用_____原则将四件弦乐器组合在一起,以对位手法安排各声部的进行,其弦乐四重奏的代表作有“_____”弦乐四重奏和弦乐四重奏等。
【答案】交响曲; 谈话; 皇帝:云雀
7. 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平面设计师特格拉姆第一次使用了_____脱离出来,其主要宗旨是“进行有效能的信息传递”。这一术语,使其真正地从平面设计中
【答案】信息设计
【解析】信息设计是人们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巧和实践,通过信息设计人们可以提高应用信息的效能。信息设计的主旨是“进行有效能的信息传递”,与提倡“精美的艺术表现”的平面设计确立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8. 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音乐体裁有:_____等
【答案】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歌剧
9. 清乾隆年间,人们把昆曲视为“正声”,把昆曲以外的梆子腔、弋阳腔、皮黄腔等地方戏称为_____。
【答案】乱弹
10.影片《温别尔托·D 》是_____流派的代表作。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二、名词解释
11.沈璟
【答案】明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吴江人。与当时著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并在音律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编辑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作传奇剧本《义侠记》、《博笑记》等17种,世称《属玉堂传奇》。
12.皮黄腔
【答案】戏曲声腔。以二黄、西皮为代表的声腔。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13.贝多芬
【答案】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代表作品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等等,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月光》、《悲怆》、《春天》。
14.维也纳乐派
【答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刻的继承关系,共同对欧洲音乐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派音乐的特色特别体现在奏鸣曲和交响曲形式的音乐上。曼海姆乐派的室内乐和交响乐影响了维也纳乐派。
奏鸣曲是古典派音乐中极富代表性的形式。曼海姆乐派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奏鸣曲形式,他们还在交响乐中加入小步舞曲乐章。这个乐派的交响乐配器中,木管乐器也采用了双管编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加用单簧管,也是受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
15.康塔塔
【答案】康塔塔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组成的歌曲套曲,诞生在17世纪初的意大利,最初是在室内演唱的世俗单声部歌曲,由几组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独唱为主。康塔塔传人德国后,成为路德派教堂音乐的重要形式,大量运用众赞歌写作,泰勒曼和巴赫都创作了路德教堂康塔塔年集。
16.写实戏剧
【答案】写实戏剧是在欧洲文化土壤上发展繁衍起来的戏剧样式,再现是其关照现实生活的主要方式,它截取较为完整的生活片段,并通过加工使日常矛盾更集中、更突出、使单个的场景获得普遍的意义,从而艺术地重现特定时代社会风云的变幻、世态人情的冷暖,亚里士多德对戏剧摹仿特点的阐释是写实戏剧的最初理论基础,代表性作品有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老舍的《茶馆》等。
17.《戏曲之友》
【答案】《戏曲之友》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戏曲专栏节目。前身是《演员与听众》节目。创办于1980年4月,1982年4月改名《戏曲之友》,1983年改为《戏曲信箱》介绍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有成就的中青年戏曲演员的艺术经历、成长道路、艺术特色。回答听众相关问题,满足听众的欣赏要求。每周播出1次,每次45分钟。
18.新法密律
【答案】新法密律我国明代数学家朱载靖发明的十二平均律计算理论,最早见于其《律历融通》。朱载靖用81档大算盘,通过两次开平方,一次开立方的律学计算,求得了相邻两律间的长度比值,即朱载靖“密率”,实际上他求得了项数为12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从而实现了在学理上利用等比数列的方式,将一个纯八度的振动体长度均匀地分为12份比值相等的“十二平均律”原则。“新法密律”科学地解决了三分损益法的弊端。
19.《一口菜饼子》
【答案】《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北京电视台1958年6月15日以黑白电视在演播室以直播方式播出。由陈赓根据许可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导演是胡旭、梅村,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表演。全剧采取第一人称串讲了妹妹以一块枣丝糕逗狗,姐姐回忆起解放前一家逃荒之时姐妹因一块菜饼子退让,母亲却因为饥饿气绝而亡,妹妹痛悔不该忘去过去苦难的故事。
20.《恐怖的回忆》
【答案】《恐怖的回忆》由苏祖圭编导,发表于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是我国最早的广播剧。该剧讲述了在淞沪战争中日本在签订合约后仍旧大举进犯上海之时,小人物孙某、其儿子和邻居的遭遇,全剧共两场。在上海私营亚美广播电台在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