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诚言》事件

【答案】《诚言》事件,是指1925年五册运动时期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刊登帝国主义宣传品《诚言》,引发社会舆论谴责的事件。《诚言》是一种类似传单的铅印宣传品,由上海租界工部局出版处出版,不固定篇幅,不具出版机关。《诚言》的内容是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这个宣传品一露面,就受到上海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申报》、《新闻报》刊登《诚言》事件一出现,社会舆论立即沸腾起来,《血潮日刊》、《中国青年》等载文痛斥,几百群众涌到申报馆门前提出抗议。在爱国力量的说服下,《申报》在7月17日刊登《辟(诚言)》全文,18日刊登向社会各界道歉的启事,并印发《(诚言)是英国人的谣言》传单20万份。这场新闻斗争的结局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2. 沃尔夫通讯社

【答案】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沃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其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3.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

【答案】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1931年10月23日在上海成立。初期有会员四十余人,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后改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4. 邹韬奋

【答案】邹韬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6年10月起,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