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临床综合题库

问题:

[单选] 伤寒病病原学检查时,病程第1周应采集的标本是()

A . 痰液或唾液
B . 尿液
C . 血或骨髓
D . 粪便
E . 肠引流液

男性,40岁。高空工作时不慎坠下,造成脊椎骨和骨盆骨折;患者意识一直清醒,以失血性休克和骨折入院,急诊手术,手术进行顺利。但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于急性呼吸衰竭。尸检时,肺组织见全肺叶实变,双肺重量增加。显微镜下: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部分肺泡腔内有透明膜形成。间质有出血,偶见小血管内有透明血栓,其病理诊断应为() 手术后麻醉药物的副作用。 骨折后肺脂肪栓塞。 手术后肺动脉血栓栓塞。 创伤性成人肺透明膜病。 失血性休克引起的休克肺。 患者女性,24岁,已婚,因反复发作口腔溃疡3年、外阴溃烂3周余就诊。一年前曾患"结膜炎",已治愈。无结核史,否认婚外冶游史。检查:上下唇黏膜、齿龈见数个米粒大小散在表浅性溃疡、周围红晕。背部见多个毛囊性炎性丘疹、丘疱疹及小结节。双侧小阴唇潮红、各见2枚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较整齐、基底平坦、无明显分泌物,触痛明显。阴道及宫颈未见异常。依据病史及检查,本病的考虑诊断为() A.阿弗他口腔炎。 B.口腔黏膜结核。 C.急性女阴溃疡。 D.马拉色菌性毛囊炎。 E.硬下疳。 F.白塞病。 风温,身热神昏,舌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口渴欲饮,饮不解渴,治宜()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牛黄承气汤。 具最强抗炎作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地塞米松。 泼尼松(强的松)。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 眼压调节主要的因素是() 晶状体。 玻璃体。 房水。 血容量。 血渗透压。 伤寒病病原学检查时,病程第1周应采集的标本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伤寒沙门菌侵入机体,经10~14天的潜伏期后,出现第一次菌血症,即相当于临床前驱期。继而细菌在肝、脾、肾和胆囊等器官内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即相当于发病早期。其后,细菌定位于胆囊、肠壁、淋巴组织及肾组织,在发病的第2~3周从粪便及尿液中排出细菌。发病第1~3周骨髓中可查到细菌。因此,伤寒患者于发病第1周内,采集血或骨髓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至发病后第2~3周,则采集粪便或尿液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所以,正确答案为C。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