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线程级并行
【答案】线程级并行(的空闲时间这一问题而引入的。
)技术是针对如何减少处理机执行部件
二、简答题
2. 说明软件发展的演变过程。
【答案】软件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即机器指令代码来编写程序的,这种方式编写的程序称为手编程序;
(2)后来,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人们使用一些约定的文字、符号和数字按规定的格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指令,然后再用这些特殊符号表示的指令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汇编程序;
(3)为了进一步实现程序自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人们又创造了各种接近于数学语言的算法语言;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原始的操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特别是用户直接使用大型机器并独占机器,无论是对机器的效率来说还是对方便用户来说都不适宜,于是人们又创造出操作系统;
(5)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要求大量处理某些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这些数据和表格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得处理更方便,检索更迅速,用户使用更方便,于是出现了数据库,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3.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适配器及I/O设备组成。
三、计算题
4. 某处理机主频为40MHz ,数据总线64位,总线仲裁和地址传送需要2个时钟周期,cache 行大小为32字节,主存访问时间为100ns 。
(1) cache 读操作缺失的延迟时间是多少? (2)总线带宽是多少?
(3)如果用该处理机组成多处理机系统,并将一个cache 行的数据传输至另一个处理机,已
知通信建立时间为2两,处理机间数据传输带宽为多少?
【答案】(1)时钟周期=需
次总线传输。
那么远程操作的有效数据传输带宽是
一次总线传输的字节数=64/8=8,一个cache 行
cache 读操作缺失延迟=总线仲裁时间+主存读操作时间+总线传输时间
(2)总线带宽
远程操作的总延迟时间=通信建立时间+处理机间数据传输时间
(3)有效数据传输带宽
一、名词解释
1. 同构多核
【答案】同构多核处理机内的所有计算内核结构相同,地位对等,它大多由通用的处理机核心构成,每个处理机核心 可以独立地执行任务,其结构与通用单核处理机结构相近。同构多核处理机的各个核心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存储器 互连,也可以通过
或局部存储器互连。
二、简答题
2. 在虚存实现过程中,有些页面会在内存与外存之间被频繁地换入和换出,使系统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 象称为颠簸。请解释产生颠簸的原因,并说明防止颠簸的办法。
【答案】产生颠簸的原因主要有: (1)分配的页面数太少; (2)替换策略不佳。 防止颠簸的办法:
(1)适当增加分配给用户程序的页面数; (2)选取
或更好的替换策略。
3. 为什么在页式虚拟存储器地址变换时可以用物理页号与页内偏移量直接拼接成物理地址,而在段式虚拟 存储器地址变换时必须用段起址与段内偏移量相加才能得到物理地址?
【答案】由于物理页与虚拟页的页面大小相同,且为2的整数次幂,所以页式虚拟存储器地址变换时可以用物理 页号与页内偏移量直接拼接成物理地址。而段式虚拟存储器的各段大小不同,且段起始地址任意,所以必须用段 起址与段内偏移量相加才能得到物理地址。
三、计算题
4. 如果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令、指令分析、指令执行三个子过程,且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三个过程段的时间都是n=2000条指令所用的总时间。
【答案】①顺序执行方式:②流水执行方式:
分别求指令顺序执行、指令流水执行两种方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