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用次品市场上的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

【答案】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的最典型例子就是旧车市场。在旧车市场,买主对于旧车质量不了解,而卖主却对自己出售的旧车质量很清楚,这种掌握信息的不对等就是信息不对称。 假设在旧车市场中随机挑选一辆车,挑选的车是优质车或是劣质车的概率相同,优质车的平均价格为4万元/辆,劣质车的平均价格为2万元/辆。如果信息是完全的,所有的旧车都会以正确的价格出售。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甄别一辆车的优劣,因此意愿支付的价格是

(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优质车车主将不愿意出售,从而退出市场,市场将

只有劣质车被出售。而劣质车也是质量不一的,比如说分为稍好一些的车和非常破烂的车,前者可以卖万元/辆,后者只能卖万元/辆。这时,信息不对称同样会导致稍好一些的车的车主逐渐退出市场,从而市场上最终只剩下最劣质的车。这就是不对称信息市场上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种情形就是由不对称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也说明了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劣质车的车主会对优质车的车主产生负的外部性。

2. 如果一个垄断厂商试图采用价格歧视的方法来销售其产品,那么需要具备什么前提条件? 航空公司往往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你怎样解释这种价格歧视现象?

【答案】(1)采用价格歧视需具备的前提

价格歧视是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在不同时段采取差别定价的原因

航空公司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这是因为同一条航线消费者在不同时段的需求弹性不同,这种情况为三级价格歧视,即根据消费者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的需求弹性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商务旅行对机票价格不敏感,航空公司将工作日航班票价定得高于周末,晚间和凌晨票价定得低于白天; 在飞机登机前最后1分钟,旅客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大,此时航空公司靠出售惊人的折扣机票来提高满仓率。

3. 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①都是从市场的需求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收入限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③理论基础一致。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通过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

④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①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只能排序,只可以用序数表不。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即在预算约束下求边际效用最大化的方法。而序数效用论则是运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的表达式为MU i /Pi =λ,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 XY =MUX /MUY =PX /PY 。

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 2, 3, …)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4. 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答案】外部影响是指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产生的影响。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令V P 、V S 和C P 、C S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1)当存在外部经济时,即有

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但又有,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这一新的不等式。可见,尽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

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但个人从理性角度不会采取该项行动。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2)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

两个不等式中可得到,再假定,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

,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

最优水平。

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生产不足,后者生产过多。

二、论述题

5.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如图所示,试问:

短期成本曲线

(1)这一成本曲线的假定前提是什么?

(2)短期边际成本函数是什么? 它说明了什么?

(3)假定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都是C=Q+100。此时,在一个占有40%市场的企业与一个占有20%市场的企业之间,哪一个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 是多少?

(4)有人认为该企业的产量水平越高,企业的利润也越高,这种想法正确吗?

【答案】(1)该企业的成本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即具有

程形式。假设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那么根据成本方程的线性方,均衡劳动量与产量存

在线性关系,即L=c+dQ,因此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量的线性函数,劳动边际产量为一常数。

(2)该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100+Q,边际成本MC=1,表明增加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追加总成本恒为1。

(3)占有40%

市场份额的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

。根据短期平均成本函数表达式可知,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降低。占有40%

市场份额的企业的生产量大于占有20%市场份额的企业,因此其平均成本更低。所以,占有40%市场份额的企业的平均成本比占有20%市场份额的企业更低。

(4)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利润为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在市场需求(进而总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利润的高低。

6. 什么是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寻租在我国经济领域有哪些表现? 如何治理?

【答案】(1)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由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在短期不能变动,其固定生产要素对厂商来说就是固定供给的:它不能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这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