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17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液水平调控。

【答案】体液水平调控主要是指激素调控,细胞的物质代谢反应不仅受到局部环境的影响,即各种代谢底物及产物的正、负反馈调节,而且还受来自于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各种化学信号的控制,激素就属于这类化学信号。

2. 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

【答案】光复活是指由光复活酶利用可见光直接打开嘧啶二聚体中的环丁烷环而修复紫外线照射产生的嘧啶二聚 体的修复方式。

3. 变偶假说。

【答案】变偶假说是指克里克为解释tRNA 分子如何去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说以为,反密 码子的前两个碱基(端)按照碱基配对的一般规律与密码子的前两个(

端的碱基形成氢键时,则可端)碱基配对,然而tRNA 反密码 子中第三个碱基,在与密码子上

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4. 水解修饰(hydrolytic modification)。

【答案】水解修饰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解,一条肽链可水解为多种组分,例如P0WC (鸦片促黑 皮质素原)可被水解为多种生物活性肽。

5. 维生素缺乏症

【答案】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因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机体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引起的疾病。维生素缺乏常见的原因是摄入量不足或缺乏、吸收障碍、需要量増加等。

6. 多级调节系统(multistage regulation system)。

【答案】多级调节系统是指真核基因表达可随细胞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程序而在不同表达水平上精确调节的调节系统。

7.

【答案】(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对于成人有八种,即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

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对于婴幼儿,精氨酸和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8. 抗毒素。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二、问答题

9. 某些植物的次生代谢物羟基柠檬酸被用作减肥药物。

(1)这种化合物能够抑制柠檬酸裂合酶的活性,你认为抑制属于哪一种形式?

(2)为什么柠檬酸裂合酶活性的抑制能够阻止糖转变成脂肪?

(3)你认为还有哪些化合物的合成受到轻基柠檬酸的抑制?为什么?

【答案】(1)轻基柠檬酸的结构与柠檬酸相似,所以应该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2)糖转变成脂肪,

需要丙酮酸变成乙酰

发生在细胞液。故乙酰

催化下,重新变成乙酰这一步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但脂肪酸的合成进入细胞液,需要通过柠檬酸离开线粒体进入细胞液,然后,再在柠檬酸裂合酶的因此,抑制了柠檬酸裂合酶的活性就等于阻止了乙酰

从而就抑制了糖转变成脂肪。

(3)胆固醇以及与胆固醇相关的化合物的合成也受到羟基柠檬酸的抑制,因为它们合成的前 体也是乙酰

10.下列蛋白质的混合物在什么pH 时电泳,分离最为有效?

(1)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2)肌红蛋白和胰凝乳蛋白酶原;

(3)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脲酶。

【答案】(1)血清清蛋白pl=4.9,血红蛋白pl=6.8(4.9+6.8)/2=5.85,在

(2

)肌红蛋白

(3)卵清蛋白胰凝乳蛋白酶原

血清清蛋白脲酶

在在时电泳,分时电泳,分离最离最为有效。点样时样品点在中间,血清清蛋白向阳极移动,而血红蛋白向阴极移动。 为有效,点样时样品点在中间,肌红蛋白向阳极移动,而胰凝乳蛋白酶原向阴极移动。 时电泳,分离最为有效,样品点在中间,血清清蛋白留在原点,卵清蛋白向阳极移动,脲酶向阴极移动。

11.试述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原理。

【答案】磺胺类药物与叶酸的组成成分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类似。因此磺胺类药物可以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竞争性地抑制该酶的活性,使对于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很难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二氢叶酸,最终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人体所必需的叶酸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人体不能合成叶酸,故人体服用磺胺类药物只是影响了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的生长、繁殖,达到治病的目的。现在常见的增效磺胺类药物还附加了一些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使细菌体内的四氢叶酸含量几乎为零,从而増加治疗效果。

12.(1)从上如何区分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

(2)为什么竞争性抑制不改变

(3)为什么非竞争性抑制不改变

的值会增加,在非竞争性抑制的情况下的大小(4)从分子机制上说明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抑制? 【答案】(1

)在竞争性抑制的情况下

不会改变。

(2)竞争性抑制只是阻碍了底物的结合并不影响催化。

(3)非竞争性抑制并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4)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从而阻止了底物与酶的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非活性部位结合导致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活性部位与底物的结合能力与转化底物的能力下降。

13.请你解释下列现象:细菌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天冬氨酸一氨甲酰转移酶,而人类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主要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答案】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参与两种物质的合成,即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精氨酸的生物合成(或尿素循环)。在细菌体内,由于细菌无细胞器,嘧啶核苷酸和精氨酸的合成发生在相同的地方,若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 天冬氨酸一氨甲酰转移酶,则该酶对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控制将会影响到精氨酸的正常合成。而人细胞中有两种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一种位于线粒体内参与尿素循环或精氨酸的合成,另一种位于细胞质,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

14.咖啡因是从咖啡和茶叶中提取发现的生物碱,试从分子结构分析咖啡因在体内可能的分解过程。

【答案】咖啡因的化学式是1,3, 7-三甲基黄嘌呤,结构上属于黄嘌呤类似物。因此其分解也是在肝脏中进行,主要由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其进一步分解。

15.RNA 酶为什么只能水解RNA , 不能水解DNA?

【答案】RNA 酶是在一个碱性的微环境中发挥作用的酶,RNA 的磷酸酯易于被碱水解,这是因为RNA 的核糖上有

产生核苷在碱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三酯,而磷酸三酯极不稳定,随即水解,核苷酸和核苷酸。DNA 的脱氧核环磷酸酯。该环磷酸酯继续水解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