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水运科学研究生教育中心819环境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分泌干扰物

【答案】

内分泌干扰物又称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它是一种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摄入、积累等各种途径,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体带来异常影响,而是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出现种种异常现象。这类物质会导致动物体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甚至灭绝。

2. 硫酸烟雾【答案】硫酸烟雾又称伦敦型烟雾,是指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

、湿度较高和日光较弱的气象条件下。颗粒物以及由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多发生在冬季、气温较低

3. 谷胱甘肽结合

【答案】谷胱甘肽结合是指在相应转移酶催化下谷胱甘肽中的半胱氨酸及乙酰辅酶A 的乙酰基,将以N-乙酰半胱氨酸基形式加到有机卤化物(氟除外)、环氧化合物、强酸酯、芳香烃、烯等亲电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形成巯基尿酸结合物。谷胱甘肽结合,有力地解除了对机体有害亲电化合物的毒性。

4. 吸附等温线

【答案】吸附等温线是指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吸附达到平衡时颗粒物表面上的吸附量(G )与溶液中溶质平衡浓度(c )之间的关系曲线^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即Henry 型,Freundlich 型和Langmuir 型。

二、简答题

5. 简述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答案】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分别为:

(1)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内DNA 改变,引起的遗传特性突变的作用。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污染物质称为致突变物。

(2)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动物得癌症的作用,其使体细胞的生长不受控制,能在动物和人体中引起致癌。

(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母体营养缺乏或内分泌障碍等引起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或畸胎是指人或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异常。具有致畸作用的污染物质称为致畸物。

6. 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并简述镉对人体的毒性。

【答案】(1)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

地壳中镉的丰度仅为20mg , 通常与锌共生,

最早发现镉元素就是在

矿中含镉浓度最高,

所以炼锌过程是环境中镉的主要来源。在冶炼

的工业用途很广,

主要用于电镀、增塑剂、颜料生产、

时,

常将含镉量高达

含有少量镉。

(2

)镉对人体的毒性

镉的生物半衰期长,从体内排出的速率十分缓慢,容易在体内的肾脏、肝脏等部位积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骨骼、血液系统等都有较大的损害作用,

还能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镉对骨质的破坏作用在于它阻碍了钙的吸收,

导致骨质松软。

镉对肾脏的损害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蓄积在肾表皮中导致输尿管排出蛋白尿。

镉是剧毒性金属,急性镉中毒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体征表现在高血压、肾损伤、睾丸组织和红血球细胞破坏等。和矿中。在时也会排放出镉。镉电池生产等。电镀厂在更换镀液的废镀液排入周围水体中。另外,在磷肥、污泥和矿物燃料中也

7. 植物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案】植物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下:

(1)通过调查与分析,寻找新的生物量大的超积累植物。

(2)筛选生物量大、具有中等积累重金属能力的植物。

(3)采用植物基因技术,培育一些生物量大、生长速率快、生长周期短的超积累植物。

(4)深入研究超积累植物和非超积累楦物吸收、运输和积累重金属的生理机制,从而通过适当的农业措施如灌溉、施肥、调整植物种植和收获时间、施加土壤改良剂或改善根际微生物,提高植物修复效益。

三、论述题

8.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案】(1)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孔隙度和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

(2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的例子

土壤水分的含量

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壤中无扩散;

含水

气态扩散系数最大;

含水

增加,两种扩散系数都增加

加,非气体扩散系数下降

土壤吸附的影响

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的发生。如土壤对除草剂2, 4-D 的化学吸附,

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

土壤的紧实度

紧实度是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性质的参数,紧实度高,土壤的充气孔隙率降低,扩散系数

也降低。

温度

温度升高,有机物的蒸汽密度升高,总的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如林丹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増大。非气态扩散系数最大

;随水分的增加,总扩散系数下降;

含水随水分的增加,

非气体扩散系数增加。总扩散系数和随水分的随水分的增

9. 阐述原位生物修复与异位生物修复的特点。

【答案】按照修复实施的场址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原位生物修复的特点

原位生物修复在污染的原地点进行,不挖出或抽取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下水,采用一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