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894新闻业务(含采、写、编)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理性外向型
【答案】理性外向型是对采访对象按照个性类型进行分类的一种,这一类采访对象有较强的理性思考能力,不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且善于与人交流。他会把自己想告诉记者的内容通过良好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记者。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都比较省心,因为不需要过多地提问,采访对象就会较为主动地把信息传递给记者,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都有比较高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者提问过于频繁,往往会适得其反。但是,当这一类采访对象想刻意隐瞒某些信息时,记者在挖掘事实真相时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2.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其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3. “无冕之工”
【答案】“无冕之王”是西方对新闻界的一个称呼,该提法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现多指新闻记者,称记者为“无冕之王”,其含义是记者虽然没有具体职务,但是在社会活动中却享有一定的权力,他们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时局变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成为他们忠实的舆论代表者,因而享有崇高的威望,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西方新闻界自诩为“无冕之王”,是指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段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垄断资本利益服务的,记者同样不可能摆脱这种格局。
4. 剪报
【答案】剪报是把报纸上有价值的内容剪切下来,贴到备有目录索引的本了上。剪报与其他积累资料的方式相比具有方便和量大的优势。记者在进行剪报时首先要做好剪报的整理工作,其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剪报内容。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