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研究所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完全竞争市场

【答案】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价格控制的程度以及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这些特点,按照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和市场中的厂尚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完全垄断。其中,完全竞争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其市场效率也是最高的。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s );

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即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 ④信息是完全的。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因此长期均衡价格必定等于产品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也就是说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高生产效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虽然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做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2.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 β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3. 等产量曲线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假设初始劳动投入量为L a 单位,资本投入量为K a 单位,则当劳动投入量从L a 单位增加到L b 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就可以从K a 单位减少到K b 单位; 此后,如果劳动投入量仍然增加固定单位,则资本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少。

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不劳动和资本互相代替是有效率的。②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多。③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④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这一点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来解释。

4.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5. 停止营业点

【答案】停止营业点是指一个己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在生产中总有这样一点,当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大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仍可以继续生产,小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就只好关闭。该点就是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一个己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是否必须关闭的条件不在于它是否盈利,而在于它关闭后的亏损与生产时的亏损哪种更大。如果关闭后的亏损比生产时的亏损更大,则应继续生产; 如果生产时的亏损比关闭后的亏损更大,则必须关闭。实际上关闭后也是有亏损的,其亏损就是固定成本。因此,是否关闭就视生产时的亏损是否大于固定成本,若小大于,就可继续生产; 若大于,就必须停止营业。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可用下图说明:图中E 点即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就是企业停止营业点。

停止营业点

6. 囚徒困境

【答案】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5年; 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 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10年。下面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如果囚徒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坦白总是囚徒B 的最优方案。同样,坦白也总是囚徒A 的最优方案。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二、简答题

7.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为什么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

【答案】在完全竟争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该曲线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只是市场的接受者。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一个价格的接受者,这是由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所决定的:

(1)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这就使单个厂商的行为无法影响到其他微观主体的行为,单个厂商的定价不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定价。

(2)产品的同质性说明厂商的价格必须和市场相一致。如果厂商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则其销售量为零,而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无法影响整个市场需求和供给,因此厂商生产的产品都能够以市场价格销售出去,且利润为零。

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对价格没有制定权。

8. 作图说明完全竟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可能盈亏状态,并据此解释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答案】(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