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级经济法题库>经济法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有关当事人合并、分立后,债权债务的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
B .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当事人行使合同权利
C .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分立后的当事人不承担责任
D .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可能由分立的当事人承担连带债务

力达公司于3月5日向及时雨企业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信函。3月8日及时雨企业收到力达公司声明该要约作废的传真。3月10日及时雨公司收到该要约的信函。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力达公司发出传真声明要约作废的行为属于()。 要约撤回。 要约撤销。 要约生效。 要约失效。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要约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 同意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计算题: 某制药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3000万元。职工人数1200人(其中医务室人员30人,幼儿园老师10人,临时工20人)。2005年度相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企业坐落在某县城,全年实际占地50000平方米,其中,厂房占地40000平方米,办公楼占地4500平方米,医务室占地9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600平方米,厂区内道路及绿化占地3000平方米。 (2)企业拥有货车20辆(每辆净吨位30吨,其中由6辆只在厂区内行驶,没有领取行驶执照),客货两用车5辆(每辆净吨位2吨、乘4人),通勤用的大型客车5辆(每辆乘50人),5座小轿车8辆。 (3)当年销售药品共计12000万元(不含税价格);购进已税原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购货金额3000万元、进项税额510万元,原料全部验收入库;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300万元,装卸费和保险费60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及其他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收购农民种植的中草药原药,在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尊适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买价,累计4000万元;另外,医务室当年直接领用了本厂生产的200万元(按同类不含税价格计算)药品,与之对应的成本核算在销售产品成本中。 (4)全年应扣除的销售产品成本7300万元,发生销售费用3100万元,发生财务费用300万元,发生管理费用900万元(未包括应计入管理费用中的税金) (5)全年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为1400万元,并按照实发工资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了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取得了缴纳工会会费的相关票据。 (6)3月份,企业接受其关联企业赠与的机器设备一台并于当月投入适用,发票所列金额为550万元,企业自己复旦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调试费50万元;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固定自产折旧为55万元,企业采用直线折旧法,期限为10年,残值率为5%。 (7)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中包括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180万元和向关联企业支付借款1500万元的本年利息12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 (8)所发生的销售费用中含有实际支出的广告宣传费3070万元。 (9)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中包含业务招待费124万元、业务宣传费95万元。 (说明: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税额3万元,载货汽车年纳税额每吨30元,乘人汽车6座以下的年纳税额120元,6座以上的年纳税额240元,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960元) 要求: 下列各项合同中,属于《合同法》调整的合同是()。 监护协议。 融资租赁合同。 收养合同。 国家机关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 计算题: 张先生系某市一公司职员(中国公民),2006年1~6月收入情况如下: (1)每月取得工资收入3000原。 (2)1月份取得上年一次性奖金48000元(上年每月工资2600元)。 (3)3月份取得特区权使用费所得50000元。 (4)4月份取得从上市公司分配的股息、红利所得20000元。 (5)每月取得出租居民住房租金收入5000元(按市场价出租,当期未发生修缮费用)。 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元的50 2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125 4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20375 5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251375 6超过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303375 7超过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356375 8超过80000元~100000的部分4010375 9超过100000的部分4515375 要求: 下列有关当事人合并、分立后,债权债务的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当事人合并或者分立后债权债务关系的处理。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