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24分析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指纹区
【答案】红外光谱中,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答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指示剂发生颜色突变时的pH 范围。
3. 酸效应
【答案】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溶液的酸度可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4. 磷光
【答案】分子受到激发后,无论处于哪一个激发单重态,都可通过内转换、振动弛豫和体系间跨越回到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以辐射形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发射的光称为磷光。
5. 石墨炉原子化器
【答案】石墨炉原子化器是一个电加热器,利用电能加热盛放试样的石墨容器,使之达到高温以实现试样的蒸发和原子化。
6. 误差
【答案】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7. 化学干扰
【答案】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挥发或难离解的化合物,导致基态原子数减少的干扰效应称为化学干扰。消除办法:加入释放剂、加入保护剂、适当提高火焰温度。
8. 原子核的进动
【答案】有磁矩的原子核在磁场中一方面自旋,一方面取一定的角度绕磁场转动,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进动,也称为拉摩尔进动。
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
二、选择题
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 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B. 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C. 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
D. 火焰发射干扰
【答案】A
【解析】背景干扰主要是指原子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谱干扰,主要有分子吸收干扰和散射干扰,消除办法有:猜灯连续光谱背景校正、塞曼(Zeeman )效应背景校正法等。
10.在方法验证中需用的基准物质,如标准溶液,要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测量结果可用的置信区间为( )。
A.68%
B.90%
C.95%
D.99%
【答案】C
11.在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取放物体或加减法码,都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 )。
A. 避免天平盘的振动
B. 为了快速称量
C. 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D. 避免指针的跳动
【答案】C
12.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试样中某组分含量时,常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 ),它一般不含有( )。
A. 中性电解质
B. 掩蔽剂
C.pH 缓冲剂
D. 混合酸
【答案】D
【解析】TISAB —般含有中性电解质、缓冲剂和掩蔽剂三种主要成分,其作用分别为固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的pH 和掩蔽干扰离子。
13.今有两份相同浓度的' 溶液, 分别为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和PH=5.5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对pZn 值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pZn 值相等
B. 前者的pZn 值大于后者的pZn 值
C. 前者的pZn 值小于后者的pZn 值
D. 上述三种情况均不正确
【答案】B
' 有副反应,【解析】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
14.(多选)下列属于共辗酸碱对的是( )。
【答案】BCF
【解析】共轭酸碱对之间有得失一个质子的关系。
15.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
A. 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 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 固定液的沸点
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答案】D 小,即pZn 大。
【解析】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与样品性质无关,而与固定液的挥发性有关,为防止固定液流失,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6.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误差为0
B. 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C. 绝对偏差是各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答案】C
17.(多选)用洗涤方法不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有( )。
A. 混晶共沉淀杂质
B. 包藏共沉淀杂质
C. 吸附共沉淀杂质
D. 后沉淀杂质
【答案】ABD
【解析】A 项,如果被吸附的杂质与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或相同的电荷和离子半径,杂质离子可进入晶格排列,形成混晶共沉淀,减少或消除异形混晶共沉淀的方法是在沉淀时加入沉淀剂的速度要慢,沉淀要进行陈化;B 项,由于沉淀形成速度快,吸附在表面的杂质或母液来不及离开,被随后长大的沉淀所覆盖,包藏在沉淀内部,形成包埋共沉淀,减少或消除包埋共沉淀的方法是使沉淀重结晶或陈化;C 项,吸附共沉淀是由于沉淀表面吸附引起的共沉淀,洗涤沉淀可以减少或消除吸附共沉淀;D 项,用洗涤方法不可除去后沉淀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