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社会主义民主是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民主,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社会成员自治的制度等

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社会主义法制予以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基本规则,因此,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治理和政治运行的基本方略。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2. 政治合法性

【答案】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其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值体系所判定的,社会成员据以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和正当性。政治合法性主要是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通常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对于政治统治行为的心理认同、忠诚与遵从以及政治统治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的资格和权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统治如何以及能否在社会范围内以价值观或建立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规范所认可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行; 二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3. 奴隶制国家

【答案】奴隶制国家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0世纪初的埃及,是奴隶主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施奴隶主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维护奴隶主阶级政治特权地位和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掌握并享有一切政治权力,可以占有、买卖、甚至随意杀戮奴隶。而奴隶阶级则是被统治阶级,毫无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可言。

奴隶制国家一般是在血亲宗法的基础上,按照分封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他分封诸侯,管辖地方,国家是由这些诸侯的势力范围组合起来的。

在奴隶制国家,国家组织机构己初步形成,各种机构职位设置及其职能划分等也己有了明确的划分,初步形成了国家组织体系。奴隶制国家有两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内部职能,一是外部职能 奴隶制国家,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生产资料占有制的方式不同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它们所采取的统治形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君主制(或称东方暴君制)、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制、贵族制等。

奴隶制国家所采取的形式,无论是把统治权力集中于一个人(君主),还是少数人(贵族),还是更多一些人(民主),它们的实质则是共同的,都是奴隶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都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4. 司法权

【答案】司法权主要是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在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分权体系中,一般都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多采用狭义的司法权概念,主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而将检察机关归属政府领导,总检察长通常为内阁成员,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代表政府出庭参加诉讼。检察官受总检察长领导,但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时享有独立性和保障。因此,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选举案件等。在各种司法诉讼中,司法机关的职能就是适用法律,即按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审理认定案件的事实,并依据法律作出裁决。这种审判权是司法机关所独有的,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侵犯;

②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这主要是指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要由法院执行、保证、监督和公证,如登记财产、公证结婚、检验遗嘱、处理遗产、公布失踪和死亡、指定监护人和保护人等;

③违宪审查。所谓违宪审查,即由司法机关审查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的具体对象包括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政府根据法律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所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等。违宪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的联邦宪法中并没有直接规定最高法院拥有这一权力,但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国会制定的1789年司法条例中的一个条款违反宪法,从而形成了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仿效美国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

5.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答案】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②共识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 ③应然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它们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价值主张;

④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际政治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权威,因此,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只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而不具有强制力。

6.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即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政治改革的特点有:

①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层为主体;

②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

③政治改革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

④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⑤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有统治为目的;

⑥政治改革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⑦政治改革以经济改革为先导。

7. 国家的政治职能

【答案】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由于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阶级的统治和镇压来实现,所以,有时又称镇压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8. 政教合一

【答案】“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的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 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 民众受狂热和专一的宗教感情所支配。严格意义上的政教合一主要存在于人类历史的上古时期,如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中国,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最高统治者被视为神的化身或代理人,总揽教权和政权; 上层统治集团包括大量的宗教上层人物,一般僧侣或祭司也兼管教务、政务; 宗教是维持统治的巨大支柱,重大政务往往以宗教形式作出决定,宗教上的考虑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目前,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国家只有梵蒂冈、阿富汗等少数国家。

二、简答题

9. 有人认为“政治是社会权力的有限制的运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