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形词

【答案】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由十形借造成的表不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由十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例如现代汉语中,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同形异音词是指拼写相同,但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如:minute (n. 分钟)和minute (adj. 微小的)。

2.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3.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4.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一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前后差别的[a][A]

。在汉语普通话中[a][A]

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5.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第 2 页,共 58 页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

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

6.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7.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8.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9.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10.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二、分析题

1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单句,用画线法分析下列复句。

(1)刚买的电视机的保修卡找不到了。 (2)白云下面马儿跑。

第 3 页,共 58 页

(3)小王和小李的爸爸都来了。

(4)流行音乐是时尚流行文化,必须由年轻人去做。 【答案】(1)

(2)

(3)①

(4)因果复句

12.对下面的结构做层次分析。

(1)三班的同学立刻跑步到操场集合。 (2)学习外语需要坚持下去。

【答案】(1)三班的同学 立刻 跑步 到操场 集合。

(2)学习外语 需要 坚持下去。

13.请分别列出一个相应的词并分析其构成方式。

(1)方言词:其构成方式为: (2)历史词:其构成方式为: (3)新词:其构成方式为: (4)基本词:其构成方式为: (5)行业语:其构成方式为: (6)文言词:其构成方式为:

第 4 页,共 58 页